山木
shān mù
  • 拼 音:shān mù
  • 注 音:ㄕㄢ ㄇㄨˋ
  • 繁体字:
  • 基本解释

    (1).山中的树木。《左传·昭公三年》:“山木如市,弗加於山;鱼盐蜃蛤,弗加於海。” 南朝 宋 谢灵运 《过瞿溪山僧》诗:“钻燧断山木,掩岸墐万户。” 唐 白居易 《自题小草亭》诗:“土阶全垒块,山木半留皮。”
    (2).古歌名。《文选·江淹<恨赋>》:“若乃 赵王 既虏,迁於房陵。” 李善 注引《淮南子》:“ 赵王 迁流 房陵 ,思故乡,作《山木》之呕,闻者莫不陨涕。” 清 钱谦益 《<梅村先生诗集>序》:“夫所谓不学而能者,《三侯》、《垓下》、《沧浪》、《山木》,如天鼓谷音,称心而衝口者是也。”参阅 清 王念孙 《读书杂志·淮南内篇二十》。

  • 基本含义
    指山林中的树木,比喻人才。
  • 详细解释
    成语“山木”表示山中的树木,比喻人才。它用来形容人才隐匿在深山之中,不为人所知,暗藏着巨大的潜力和能力。
  • 使用场景
    常用于形容人才埋没在平凡的环境中,暗示这些人才应该被发现和重视。
  • 故事起源
    根据传说,古代有一位名叫孙武的将军,他在战争中表现出色,被赞誉为“神将”。然而,他却隐藏在深山之中,不为人所知。后来,有一位国君听闻了孙武的才能,亲自前往深山找到他,并任命他为将军。从此以后,孙武的才能被发现和利用,成为一代名将。这个故事成为“山木”这个成语的起源。
  • 成语结构
    名词+名词,表示比喻关系。
  • 例句
    1. 他是一个真正的山木,只要给他机会,他一定能够施展出自己的才华。2. 她虽然在平凡的职位上工作,但她是一块隐藏的山木,拥有着巨大的潜力。
  • 记忆技巧
    可以联想成“山中之木”,山中有很多树木,比喻人才隐藏在深山之中。
  • 延伸学习
    了解更多与成语“山木”相关的故事和用法,可以进一步学习中国文化和语言。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山木虽然不起眼,但是它们给我们提供了清新的空气。2. 初中生:他是一个隐藏的山木,经过培养,他一定能成为一名出色的艺术家。3. 高中生:这个学校埋没了很多山木,我们应该发掘他们的潜力,让他们成为栋梁之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