命祀
mìng sì
  • 拼 音:mìng sì
  • 注 音:ㄇㄧㄥˋ ㄙㄧˋ
  • 繁体字:
  • 基本解释

    谓遵天子之命所进行的祭祀。《左传·僖公三十一年》:“ 相 之不享於此久矣,非 卫 之罪也,不可以閒 成王 周公 之命祀,请改祀命。” 杨伯峻 注:“閒借为干,犯也,违也……盖诸侯之国所当祀者,由 周 王室命之; 卫 国之所当祀者,为 成王 周公 所命,今祀 相 ,在命祀之外者,故云犯 成王 周公 之命祀也。”《左传·哀公六年》:“三代命祀,祭不越望。”《国语·鲁语上》:“大惧乏 周公 太公 之命祀,职贡业事之不共而获戾。” 韦昭 注:“ 贾 ( 贾逵 ) 唐 ( 唐固 )二君云:‘ 周公 为太宰, 太公 为太师,皆掌命诸侯之国所当祀也。’”

  • 基本含义
    指被祭祀的人或物,也指被供奉的神灵。
  • 详细解释
    命祀是一个古代宗教仪式中的词语,指的是被祭祀的人或物,也可以指被供奉的神灵。在古代,人们会举行命祀仪式来祭祀神灵或祖先,以祈求保佑和庇护。
  • 使用场景
    命祀一词主要出现在古代文献中,现代汉语中很少使用。但在一些历史研究、宗教文化等领域,可能会涉及到这个词语。
  • 故事起源
    命祀一词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的宗教仪式。在古代中国,人们相信神灵或祖先的存在,并通过祭祀来表达对他们的尊敬和敬意。命祀这个词语就是在这样的宗教仪式中产生的。
  • 成语结构
    命祀是一个由两个汉字组成的成语,没有特定的结构。
  • 例句
    1. 在古代,人们会定期举行命祀仪式,以祭祀神灵和祖先。2. 这座古庙是专门用来进行命祀仪式的。
  • 记忆技巧
    可以通过与祭祀、宗教仪式等相关的记忆图景来记忆命祀这个词语。例如,可以想象一个古代的祭坛上,有人在进行命祀仪式,向神灵或祖先献上供品。
  • 延伸学习
    如果对宗教文化或古代历史感兴趣,可以深入学习关于命祀的相关知识,了解古代宗教仪式的形式和意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们学校举行了一次命祀仪式,祈求学业进步。2. 初中生:在历史课上,我们学习了古代的命祀仪式。3. 高中生:这个古庙是一个重要的命祀场所,吸引了很多游客前来参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