矫国革俗
  • 拼 音:
  • 注 音:
  • 繁体字:
  • 详细解释
  • 词语解释
    jiǎo guó gé sú ㄐㄧㄠˇ ㄍㄨㄛˊ ㄍㄜˊ ㄙㄨˊ

    矫国革俗(矯國革俗) 

    匡正国事,改革敝俗。《战国策·齐策六》:“矫国革俗於天下,功名可立也。”《史记·鲁仲连邹阳列传》作“矫国更俗”。 司马贞 索隐:“矫正国事,改更弊俗也。”

  • 基本含义
    指改变国家的制度和习俗,使之符合道德和法律的要求。
  • 详细解释
    矫国革俗是由“矫”、“国”、“革”和“俗”四个字组成的成语。其中,“矫”表示改正、纠正,“国”表示国家,“革”表示变革、“革新”,“俗”表示习俗、风俗。整个成语的含义是指改变国家的制度和习俗,使之符合道德和法律的要求。
  • 使用场景
    常用于形容一种改革措施,旨在改变陈旧的制度和习俗,使之与时俱进。可以用于描述社会进步、法律改革、道德提升等方面的情况。
  • 故事起源
    《汉书·赵充国传》中有一则故事,赵充国被任命为北地太守后,他积极改革,矫正国家的制度和习俗,使之符合道德和法律的要求。后来,这个故事被形容为“矫国革俗”。
  • 成语结构
    矫国革俗的结构是“矫”+“国”+“革”+“俗”。
  • 例句
    1. 新任校长决定矫国革俗,推行全新的教育改革方案。2. 这个国家正努力矫国革俗,提高人民的文明素质。
  • 记忆技巧
    可以将成语拆分成四个字,分别记忆其含义,然后通过类似故事的例子来帮助记忆。例如,想象一个国家的领导者在纠正国家的制度和习俗,使之符合道德和法律的要求,从而实现国家的进步。
  • 延伸学习
    可以进一步学习其他与改革、进步相关的成语,如“改弦更张”、“刮目相看”等,以扩展对相关主题的理解。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们应该矫国革俗,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2. 初中生:政府正在矫国革俗,加强环境保护意识。3. 高中生:我们应该积极参与社会改革,为矫国革俗贡献自己的力量。4. 大学生:矫国革俗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才能实现国家的发展和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