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尾道
lóng wěi dào
  • 拼 音:lóng wěi dào
  • 注 音:ㄌㄨㄙˊ ㄨㄟˇ ㄉㄠˋ
  • 繁体字:
  • 基本解释

    (1). 唐 代 含元殿 前的甬道。自上望下,宛如龙尾下垂,故名。 唐 张籍 《赠赵将军》诗:“身贵早登龙尾道,功高自破 鹿头城 。”《新唐书·逆臣传上·安禄山》:“ 禄山 计天下可取,逆谋日炽,每过朝堂龙尾道,南北睥睨,久乃去。”
    (2).借指朝廷。 宋 梅尧臣 《赐酒》诗:“近亲龙尾道,远袭雀头香。” 清 赵翼 《邸抄》诗:“黄髮召归龙尾道,翠云焚却雉头裘。”
    (3).旧时城外至城上盘旋而上的隥道。《资治通鉴·唐昭宗乾宁元年》:“ 王先成 请筑龙尾道,属于女墻。” 胡三省 注:“自城外筑墱道,陂陀而上,属于城上短垣。其道前高后庳,后塌于地,若龙之垂尾然,故谓之龙尾道。”

  • 基本含义
    龙尾道是一个形象化的成语,表示在队伍或群体中处于末尾的位置。它比喻地指人处于低下、边缘或不重要的地位。
  • 详细解释
    龙尾道是由“龙尾”和“道”两个词组成的成语。龙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神兽,象征着权力、威严和尊贵。而“尾”则表示位置的末尾。道则表示位置或状态。因此,龙尾道形象地描绘了人处于队伍或群体中的末尾位置,暗示了其地位低下或不重要。
  • 使用场景
    龙尾道这个成语常常用来形容人在某个团队、组织或社会中处于较低的地位。它可以用来批评或讽刺那些在团队中不被重视或处于边缘的人。同时,也可以用来描述某个集体中的弱势群体,强调他们的地位低下。
  • 故事起源
    关于龙尾道的故事并没有明确的起源。这个成语可能是通过人们对龙的形象和神话故事的理解和创造而来的。在中国传统文化中,龙是一种神圣而崇高的生物,它代表着权力和尊贵。而尾部则是龙的末端,相对于龙的头部来说,地位较低。因此,人们通过将龙的尾部与道结合,创造了这个成语。
  • 成语结构
    龙尾道是一个由三个汉字组成的成语,没有特殊的结构。
  • 例句
    1. 他在公司里一直处于龙尾道,所以很少有机会发表意见。2. 这个团队中的实习生一直被安排在龙尾道,缺乏机会展示自己的能力。3. 我们应该关注那些处于龙尾道的人,给予他们更多的支持和机会。
  • 记忆技巧
    记忆成语龙尾道可以通过以下方法:1. 将“龙尾”和“道”两个词分别记忆。龙尾是指龙的末尾,道是指位置或状态。2. 将“龙尾”与处于末尾位置的人联系起来,形成形象化的记忆。
  • 延伸学习
    1. 了解其他与龙相关的成语,如龙飞凤舞、龙马精神等。2. 深入了解中国传统文化中对龙的神话故事和象征意义的研究。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在班级里一直处于龙尾道,很少有机会当班长。2. 初中生:他在球队中一直处于龙尾道,很少有机会上场比赛。3. 高中生:她在学校的学生会中一直处于龙尾道,很少有机会发表自己的观点。4. 大学生:我们学校的实习生总是被安排在龙尾道,缺乏真正的实践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