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拼 音:qiāo bǎng
- 注 音:ㄑㄧㄠ ㄅㄤˇ
- 繁体字:
-
- 基本解释
见“ 敲搒 ”。
-
- 基本含义
- 指通过敲击榜板来表示排名或评定名次。
-
- 详细解释
- 敲榜源于古代科举制度中的一种考试方式。考试结束后,考官会将考生的名次按照成绩由高到低写在榜单上,然后用木槌敲击榜板,以示公布成绩和名次。因此,“敲榜”成语引申为公布名次或评定排名的意思。
-
- 使用场景
- 常用于描述评比、竞赛、选拔等活动中公布结果的场景。也可用于形容某人或某事的成绩、排名等。
-
- 故事起源
- 据传,敲榜这个成语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唐朝时期。当时,科举考试是选拔官员的主要方式,考试结束后,考官会将考生的名次写在榜单上,然后用木槌敲击榜板,以示公布成绩和名次。故事中的“敲榜”成语正是由此而来。
-
- 成语结构
- 敲榜属于动宾结构的成语,其中,“敲”为动词,“榜”为宾语。
-
- 例句
- 1. 考试结束后,老师敲榜公布了我们的名次。2. 这次比赛的结果已经敲榜了,你看看自己的名次吧。
-
-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将“敲榜”与公布成绩的场景联系起来进行记忆。想象自己在参加一场考试,考试结束后,考官敲击榜板公布成绩和名次的情景,这样可以帮助记忆这个成语的含义和用法。
-
- 延伸学习
- 了解中国古代科举制度的历史和相关成语,如“金榜题名”、“榜眼”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老师敲榜的时候,我听到自己的名字排在第一名!2. 初中生:期末考试结束后,我们都在等待老师敲榜公布成绩。3. 高中生:高考成绩出来了,家长们都在焦急地等待敲榜的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