牢让
láo ràng
  • 拼 音:láo ràng
  • 注 音:ㄌㄠˊ ㄖㄤˋ
  • 繁体字:
  • 基本解释

    坚决辞让。《汉书·师丹传》:“臣纵不能明陈大义,復曾不能牢让爵位,相随空受封侯,增益陛下之过。” 唐 杜牧 《进撰故江西韦大夫遗爱碑文表》:“明命忽临,牢让无路,俯仰惭惧,神魂惊飞。” 明 宋濂 《<清啸后藁>序》:“嗟予何人,尚敢为 胡君 之诗之序乎?牢让再三,竟不获命。”

  • 基本含义
    指处于强势地位的人或者集体,对处于弱势地位的人或者集体表现出宽容、谦让的态度。
  • 详细解释
    牢让是由“牢”和“让”两个词组成的成语。牢,指的是固定不动的地方;让,指的是放弃权利或者地位,给予他人机会或者利益。牢让的含义是指在强势地位的人或者集体对处于弱势地位的人或者集体表现出宽容、谦让的态度,主动让步或者退让。
  • 使用场景
    牢让常用于描述强势方对弱势方的宽容和谦让。在社会交往、工作环境、家庭关系等各个场景中,牢让都是一种重要的品质和态度。例如,在谈判中,如果一方能够牢让,主动退让一些利益,有助于增进双方的合作关系;在家庭中,如果家长能够牢让,理解孩子的需求,有助于家庭和谐。
  • 故事起源
    牢让这个成语的故事起源于中国古代的一则寓言故事。相传,古代有一位国君,他非常仁慈和宽容,对待百姓非常关爱。有一天,一只小鸟飞到了国君的宫殿,但它害怕无法飞出去。国君看到了小鸟的困境,便命令将宫殿的牢门打开,让小鸟飞走。这个故事象征着国君对待百姓的宽容和谦让,后来就形成了成语“牢让”。
  • 成语结构
    牢让是一个动宾结构的成语,由动词“牢”和动词“让”组成。动词“牢”表示固定不动的地方,动词“让”表示放弃权利或者地位,给予他人机会或者利益。
  • 例句
    1. 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公司之间应该相互牢让,共同发展。2. 在家庭中,夫妻之间要学会牢让,才能保持家庭的和谐。
  • 记忆技巧
    可以通过将“牢”和“让”两个字进行联想记忆。牢可以联想到固定不动的地方,而让可以联想到放弃权利或者地位。将这两个意思结合起来,就可以记住牢让的含义。
  • 延伸学习
    可以进一步学习其他与牢让相关的成语,如“宽以待人”、“退避三舍”等,了解更多关于宽容和谦让的成语和故事。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和朋友之间遇到了矛盾,但是我们都学会了牢让,最终和好如初。2. 初中生:班级里有些同学成绩比较好,但他们总是愿意牢让给其他同学,帮助他们提高。3. 高中生:在社团活动中,我们团队的领导总是牢让,给大家更多的机会去发挥自己的才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