疆理
jiāng lǐ
  • 拼 音:jiāng lǐ
  • 注 音:ㄐㄧㄤ ㄌㄧˇ
  • 繁体字:
  • 基本解释

    (1).划分,治理。语本《诗·小雅·信南山》:“我疆我理,南东其亩。” 毛 传:“疆,画经界也;理,分地理也。” 高亨 注:“疆,划田界。”《左传·成公二年》:“先王疆理天下,物土之宜,而布其利。” 杜预 注:“疆,界也;理,正也。” 杨伯峻 注:“疆,画分经界。理,分其地理。”《宋书·索虏传》:“夫王者之兵,以义德相济,非徒疆理土地,恢广经略,将以大庇苍生,保全黎庶。” 宋 叶适 《取燕一》:“因时拯乱, 汤 武 之业也;疆理天下, 舜 禹 之政也。”
    (2).境界;界限。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瓠子河》:“考地志, 山阳 、 廩丘 ,俱属 济阴 ,则 都关 无隶 山阳 理……而 京相 考地验城,又并言在 廩丘 城南。推此而论,似地志之误矣,或亦疆理参差所未详。” 唐 刘知几 《史通·本纪》:“然 迁 之以天子为本纪,诸侯为世家,斯诚讜矣。但区域既定,而疆理不分,遂令后之学者罕详其义。” 浦起龙 通释:“疆理,犹言界画。” 周素园 《贵州民党痛史》第四篇第七章:“行政区域,虽出於人为之计划,但疆理一经确定,甲乙皆为独立之个体,土地、人民、主权即此个体必备之条件。”
    (3).犹疆域。《隋书·高祖纪下论》:“《职方》所载,并入疆理,《禹贡》所图,咸受正朔。”《元史·刑法志一》:“及 世祖 平 宋 ,疆理混一。” 明 刘基 《<覆瓿集>序》:“汎扫腥膻,廓清寰宇,復先王之疆理,开万世之太平。”

  • 基本含义
    疆理指边防地区的治理和管理。
  • 详细解释
    疆理是由"疆"和"理"两个字组成的成语。"疆"指边防地区,"理"指治理和管理。疆理表示对边防地区的治理和管理工作。这个成语强调了对边境地区的重视和维护。
  • 使用场景
    疆理常用于描述国家或地方政府对边境地区的治理和管理工作。可以用于军事、政治、经济等领域的讨论中。
  • 故事起源
    疆理这个成语的起源并无具体的故事,它是根据汉语词汇的含义和用法形成的。
  • 成语结构
    疆理由两个汉字组成,没有特定的结构。
  • 例句
    1. 政府加大对边境地区的疆理力度,以确保边防安全。2. 这个国家在疆理工作上取得了显著成效。
  • 记忆技巧
    可以通过联想"疆理"的发音来记忆这个成语。可以想象一个边境地区的治理和管理工作正在进行,这样可以帮助记忆这个成语的含义。
  • 延伸学习
    可以了解更多关于边境地区治理和管理的知识,以及相关的政策和法规。可以阅读相关的新闻报道和研究论文,深入了解疆理工作的重要性和挑战。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政府要加强对边境地区的疆理,保护我们的国家安全。2. 初中生:疆理是国家的重要工作之一,需要政府投入更多资源和人力。3. 高中生:疆理工作的难度和复杂性需要政府制定科学的政策和策略来应对。4. 大学生:疆理工作涉及到多个领域的协调和合作,需要政府、军队和地方政府共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