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芋
yě yù
  • 拼 音:yě yù
  • 注 音:ㄧㄜˇ ㄧㄩˋ
  • 繁体字:
  • 基本解释

    一种野生的芋。《太平御览》卷九七五引 晋 张华 《博物志》:“野芋食之煞人,家芋种之三年不收,后旅生,亦不可食。”《太平御览》卷九七五引 北魏 崔鸿 《十六国春秋·蜀录》:“ 李雄 尅 成都 ,众甚飢馁,乃将民就穀于 郪 ,掘野芋而食之。” 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菜二·芋》﹝附录﹞:“ 弘景 ( 陶弘景 )曰:‘野芋形叶与芋相似,芋种三年不採成梠芋,并能杀人。误食之烦闷垂死者,惟以土浆及粪汁、大豆汁饮之,则活矣。’ 陈藏器 曰:‘野芋生溪涧侧,非人所种者,根、叶相似。又有天荷,亦相似而大。’”

  • 英文翻译

    1.【医】Elephant's-Ear

  • 基本含义
    指人们在野外采摘的野生芋头,比喻事物原始、粗糙、未经加工的状态。
  • 详细解释
    野芋是一种生长在野外的芋头,与经过人工栽培的芋头相比,野芋的外表更加粗糙,没有经过精心修整。因此,成语“野芋”常用来形容事物的原始、粗糙、未经加工的状态。
  • 使用场景
    在生活中,我们可以用“野芋”这个成语来形容一些未经雕琢的事物,比如一篇初稿、一幅未经润色的画作、一段未经修改的文字等等。同时,也可以用来形容一个人的外表或举止粗糙、不修边幅。
  • 故事起源
    成语“野芋”的故事起源于中国古代的农耕社会。在古代,人们常常到野外采摘食物,其中包括野生的芋头。与经过人工栽培的芋头相比,野芋的外表更加粗糙,没有经过精心修整。因此,人们用“野芋”来比喻一些未经加工的事物。
  • 成语结构
    成语“野芋”由两个汉字组成,分别是“野”和“芋”。
  • 例句
    1. 这个画家的作品还处于野芋状态,需要经过修饰才能展现出真正的艺术价值。2. 这篇文章还只是一份野芋,需要经过修改和润色才能成为一篇优秀的作品。
  • 记忆技巧
    可以将“野芋”这个成语形象化地记忆为一个未经修整的芋头,以此来联想成语的含义。
  • 延伸学习
    可以进一步学习其他与原始、粗糙相关的成语,比如“粗制滥造”、“毛举细故”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幼儿园学生:奶奶给我做的芋头饭很好吃,芋头是从地里采的野芋。2. 小学生:这张画还像个野芋,需要老师指导我修饰一下。3. 初中生:这篇小说的初稿还很野芋,需要经过修改才能成为一部佳作。4. 高中生:这个项目的计划书还只是一个野芋,需要我们团队一起完善。希望以上提供的学习指南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