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令
pān lìng
  • 拼 音:pān lìng
  • 注 音:ㄆㄢ ㄌㄧㄥˋ
  • 繁体字:
  • 基本解释

    指 晋 潘岳 。 岳 曾为 河阳 令,故称。 唐 卢纶 《送申屠正字》诗:“坦腹定逢 潘令 醉,上楼应伴 庾公 閒。” 宋 刘克庄 《摸鱼儿·海棠》词:“霜点鬢, 潘令 老,年年不带看花分。” 金 完颜璹 《临江仙》词:“ 卢郎 心未老, 潘令 鬢先皤。”

  • 基本含义
    指人们对某个人或事物的评价和看法达成一致,形成共识。
  • 详细解释
    潘令源自中国古代故事《潘仁美贤》,故事中的潘仁美贤是一个有德行有才华的人,受到了众人的一致赞誉和推崇。因此,潘令成为了形容众人对某人或某事的评价和看法达成一致的成语。
  • 使用场景
    潘令常常用于形容众人对某个人或事物的高度认可和赞赏,强调众人的共同意见和普遍认同。可以用来形容某个人的品德、才华或成就得到众人的一致肯定,也可以用来形容某个事物的重要性和影响力得到广泛认可。
  • 故事起源
    《潘仁美贤》是中国古代文学名著《世说新语》中的一则故事。故事中的潘仁美贤因为其品德和才华而受到众人的一致赞誉,成为了众人心目中的楷模。
  • 成语结构
    潘令是一个由名词“潘令”和动词“成”的组合构成的成语,其中,“潘令”表示众人的一致评价和看法,“成”表示达成共识的意思。
  • 例句
    1. 他的表现真是太出色了,得到了全体教师和同学的一致潘令。2. 这个电影的质量非常高,获得了观众的一致潘令。3. 这位科学家的研究成果得到了国际学术界的一致潘令。
  • 记忆技巧
    可以通过联想潘仁美贤的故事,来记忆这个成语的含义。想象潘仁美贤因为他的品德和才华而受到众人的一致赞誉,从而形成了“潘令”的共识。
  • 延伸学习
    可以进一步学习《世说新语》中的其他故事,了解更多关于中国古代文化和人物的故事和成语。也可以学习其他形容众人共同看法和评价的成语,如“众口一词”、“一致口径”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们班的班长非常负责任,大家对他的领导能力都达成了一致的潘令。2. 初中生:这部小说的情节设计非常精彩,我和我的同学们都对它的好评达成了一致的潘令。3. 高中生:这位科学家的研究成果在国际学术界引起了广泛关注,得到了一致的潘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