责诮
zé qiào
  • 拼 音:zé qiào
  • 注 音:ㄗㄜˊ ㄑㄧㄠˋ
  • 繁体字:
  • 基本解释

    责备。《南史·荀伯玉传》:“ 高帝 谓 伯玉 :‘卿比看 景秀 不?’答曰:‘数往候之,备加责誚。’” 唐 牛僧孺 《玄怪录·崔书生》:“俄而召 崔生 入,责誚再三,词辨清婉。” 金 王若虚 《<论语>辨惑三》:“味夫子才不才之言,吾不徒行之语,其责誚於路者可见矣!”

  • 基本含义
    指责、讥讽、嘲笑他人。
  • 详细解释
    责诮是一个形容词,用来形容对别人的行为或言语进行指责、讥讽、嘲笑。它通常用于贬低对方的品德或能力,是一种不太友善的表达方式。
  • 使用场景
    责诮在日常生活中可以用于表达对别人的不满或不赞同,但需要注意使用场合和方式。常见的场景包括工作场所、学校、社交媒体等。
  • 故事起源
    责诮这个成语最早出现在《晋书·谢安传》中。谢安是东晋时期的重要政治家和文学家,他任职于朝廷,一直以来都以清廉正直而闻名。有一次,有人对谢安的一位同僚进行了讽刺和诋毁,谢安听到后十分愤怒,立刻写信给对方,用责诮的言辞表达了自己的不满和愤怒。
  • 成语结构
    责诮由两个汉字组成,第一个字“责”表示责备、指责,第二个字“诮”表示讥讽、嘲笑。
  • 例句
    1. 他总是责诮别人的缺点,却从不看到自己的错误。2. 不要用责诮的语言对待他人,要尊重每个人的不同观点。
  • 记忆技巧
    可以通过将“责诮”与“指责”和“讥讽”这两个近义词进行联想,来帮助记忆这个成语的含义。
  • 延伸学习
    可以进一步学习其他与责诮相关的成语,如“责备”、“讥笑”等,以扩大词汇量和理解能力。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他们班上的一些同学总是责诮我,让我很伤心。2. 初中生:别人的成绩不好,我们应该帮助他们,而不是责诮他们。3. 高中生:在网络上责诮他人是不负责任的行为,应该保持文明交流。4. 大学生:我们应该用理性的方式批评和讨论问题,而不是互相责诮。5. 成年人:责诮别人只会让自己显得不成熟,我们应该以善意和宽容的态度对待他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