蚊幌
wén huǎng
  • 拼 音:wén huǎng
  • 注 音:ㄨㄣˊ ㄏㄨㄤˇ
  • 繁体字:
  • 基本解释

    用以阻拦蚊虫的帷幕。 唐 元稹 《景申秋》诗之二:“蚊幌雨来卷,烛蛾灯上稀。”

  • 基本含义
    形容言辞虚浮,不切实际。
  • 详细解释
    蚊幌是由“蚊子”和“幌子”两个词组成的成语。蚊子是指小昆虫,幌子是指挡风、遮阳的帘子。蚊幌比喻言辞虚浮,不切实际,像蚊子飞舞的幌子一样没有实质内容。
  • 使用场景
    蚊幌这个成语通常用来形容人说话空洞,没有实际内容,只是空谈。可以用于批评那些只会说大话,却无法兑现承诺的人。
  • 故事起源
    蚊幌这个成语的起源可以追溯到明代的文人刘基的《杂剧石城记》。剧中有一段对话:“夏侯太守还有什么话要说?”“你这话倒像蚊幌,飞上半天,只见影子,不见蚊子。”这段对话形象地描绘了蚊幌的意思。
  • 成语结构
    蚊幌是由两个词组成的,蚊子和幌子。
  • 例句
    1. 他的承诺就像蚊幌一样,只是空洞的话而已。2. 别听他的蚊幌,他从来都是说一套做一套。
  • 记忆技巧
    可以通过将“蚊幌”这个词与蚊子和幌子的形象联系起来,形象化地理解成语的含义。想象蚊子在空中飞舞,却没有实质内容,就像蚊幌一样。
  • 延伸学习
    可以进一步了解成语的使用场景和相关的文化背景,以丰富对成语的理解。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他的承诺就像蚊幌一样,没有实际行动。2. 初中生:别再说空洞的蚊幌话了,我们需要实际的帮助。3. 高中生:政治家的演讲常常充满了蚊幌,我们要理性思考。4. 大学生:在面试中,我们要避免说空洞的蚊幌话,要用实际的例子来支持自己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