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雁
yú yàn
  • 拼 音:yú yàn
  • 注 音:ㄧㄩˊ ㄧㄢˋ
  • 繁体字:
  • 基本解释

    ◎ 鱼雁 yúyàn
    (1) [letters] 用来形容书信
    (2) 后遂以代书信,又指传书之人
    鱼雁传情

  • 英文翻译

    1.letters; epistles

  • 详细解释

    亦作“ 鱼鴈 ”。1.《乐府诗集·相和歌辞十三·饮马长城窟行之一》:“呼儿烹鲤鱼,中有尺素书。”《汉书·苏武传》:“教使者谓单于,言天子射 上林 中,得雁,足有係帛书。”后因以“鱼雁”代称书信。《太平广记》卷三○九引 唐 薛用弱 《集异记·蒋琛》:“虽鱼雁不絶,而笑言久旷。” 元 关汉卿 《绯衣梦》第一折:“我和你难凭鱼鴈,我每日价枕冷衾寒。” 清 孙枝蔚 《怀杨吉公司理》诗:“频年鱼鴈絶,使我泪长垂。” 丁玲 《向警予烈士给我的影响》:“她远行万里,有了新的广大的天地,还不忘故旧,频通鱼雁,策励盟友,共同前进。”
    (2).代称传递书信的人。 元 王实甫 《西厢记》第三本第二折:“几曾见寄书的颠倒瞒着鱼雁,小则小心肠儿转关。” 清 纪昀 《阅微草堂笔记·滦阳续录三》:“其家又在荒村,书不易寄,偶得鱼雁,亦不免浮沉。” 赵朴初 《汉俳三首--题中日邦交正常化纪念邮票》之三:“鱼雁遍人间,勤传花信一番番。”

  • 基本含义
    指鱼和雁,比喻相距很远,难以相见。
  • 详细解释
    鱼和雁分别生活在水中和空中,它们之间的距离很远,几乎不可能相见。因此,“鱼雁”成语用来形容人与人之间相隔遥远,很难见面或联系。
  • 使用场景
    常用于形容远隔他乡的亲友,或者表达思念之情。也可以用来形容两个人之间关系疏远,很少交流。
  • 故事起源
    《庄子·内篇·养生主》中有一则寓言故事:“有一日,鱼雁见于北海之滨。鱼曰:‘吾闻汝处于南海之滨,今来何远也?’雁曰:‘吾闻汝处于北海之滨,今来何远也?’鱼雁相视而笑曰:‘我与尔皆出于东海,各自以直北直南之势,今相与遇于此,天下之大,无乃有命乎?’”这个故事告诉我们,鱼和雁本来就生活在不同的环境中,相距很远,所以相遇是一种巧合,是命运的安排。
  • 成语结构
    主要由两个名词组成,没有动词。
  • 例句
    1. 我们曾经是好朋友,但现在却像鱼雁一样,很难见面了。2. 虽然我们在同一个城市,但因为忙于工作,我们经常像鱼雁一样,很少有机会聚在一起。
  • 记忆技巧
    可以通过联想鱼和雁生活的环境,来理解“鱼雁”这个成语的含义。想象鱼在水中游动,而雁在天空飞翔,它们之间的距离非常遥远,很难相见。
  • 延伸学习
    可以学习其他类似的成语,如“天各一方”、“水乳交融”等,来进一步了解中国的文化和语言。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和爸爸妈妈住在不同的城市,我们像鱼雁一样,很难见面。2. 初中生:因为转学到另一个城市,我和以前的同学们变得像鱼雁一样,很少联系。3. 高中生:由于大家考上了不同的大学,我们的友谊像鱼雁一样,被时空分隔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