蹴践
cù jiàn
  • 拼 音:cù jiàn
  • 注 音:ㄘㄨˋ ㄐㄧㄢˋ
  • 繁体字:
  • 基本解释

    犹践踏。 章炳麟 《复仇是非论》:“有奴隶我蹴践我杀伤我者,我固不当报之,虽见斯非行之加於他人者,亦不当代为报之。”

  • 基本含义
    蹂躏、践踏
  • 详细解释
    蹴践是一个形容词,用来形容人或事物被踩踏、被践踏。这个成语通常用来表示被人欺凌、被人侮辱、被人虐待的情况。它可以用来形容一个人被别人蔑视、羞辱、压迫,也可以形容一个国家或民族受到外来势力的侵略和奴役。
  • 使用场景
    蹴践这个成语可以用来形容各种各样的情况,比如一个人被欺负、被压迫,一个国家受到侵略和奴役,一个民族被迫接受外来文化的影响等等。在口语和书面语中,都可以使用这个成语来表达对被践踏和欺凌的愤怒和抗议。
  • 故事起源
    蹴践这个成语的典故源于《左传·僖公二十四年》。故事中,齐国的公子重耳被其兄弟所迫,被迫流亡他乡。在流亡途中,重耳遇到了一个农夫,农夫看到重耳的穿着破烂,就不相信他是齐国的公子,于是用脚踢了他一下。重耳并没有生气,而是笑着说:“不久之后,你会看到我被蹴践的。”后来,重耳回到齐国,成为了齐国的君主,并将农夫处死。这个故事成为了“蹴践”这个成语的来源。
  • 成语结构
    蹴践是一个由两个汉字组成的成语,第一个字“蹴”表示用脚踢,第二个字“践”表示踩踏。两个字结合在一起,形成了“蹴践”这个成语,意为被踩踏、被践踏。
  • 例句
    1. 他们蹴践了我的尊严,我不能忍受。2. 这个国家曾经被外来势力蹴践,但现在已经重新崛起了。
  • 记忆技巧
    可以通过联想记忆来记住“蹴践”这个成语。你可以想象一个人被踢倒在地,然后被人踩踏,这样就能够记住这个成语的含义。
  • 延伸学习
    如果你对“蹴践”这个成语感兴趣,可以进一步学习有关中国古代历史和文化的知识,了解更多关于侵略、奴役和抗争的故事和成语。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他们蹴践了我的梦想,但我不会放弃。2. 初中生:历史上有许多国家被蹴践,但他们最终都站了起来。3. 高中生:言论自由是一种权利,不能被蹴践。4. 大学生:我们不能让任何人蹴践我们的人权和尊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