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基本含义
- 袖手旁观,见死不救
-
- 详细解释
- 坐视不救是指在目睹他人遭遇困难或危险时,袖手旁观,不采取任何行动来帮助或拯救他人。
-
- 使用场景
- 常用于批评那些对他人遇到困境漠不关心,不愿意伸出援助之手的人。
-
- 故事起源
- 这个成语的故事起源于《左传·僖公十二年》。故事中,齐国的公子重耳被楚国追杀,途中遇到了一个叫做乐羊子的老人,乐羊子是一个懦弱的人,他害怕得不敢帮助重耳,只是站在一旁观望。后来,重耳逃脱了楚国的追杀,成为了齐国的君主。乐羊子后悔自己当时的冷漠行为,因此形成了这个成语。
-
- 成语结构
- 动词+动词+副词+动词
-
- 例句
- 1. 他看到有人溺水,却坐视不救。2. 在这个团队中,任何一个成员遇到困难,其他人都不会坐视不救。
-
- 记忆技巧
- 可以将“坐视不救”拆分为三个部分来记忆,即“坐视”和“不救”。可以想象自己坐在一旁,眼睁睁地看着别人遇到困难而不采取任何行动,就是坐视不救。
-
- 延伸学习
- 可以进一步学习其他与“坐视不救”相关的成语,如“见死不救”、“袖手旁观”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不会坐视不救,如果同学遇到危险,我会去找老师帮忙。2. 初中生:我们应该树立起互助友爱的精神,而不是坐视不救。3. 高中生:面对社会上的不公平现象,我们不能坐视不救,应该积极参与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