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字典
词典
成语
古诗
国学
百家姓
中医文化
推荐词语
• 朱车
• 朱钞
• 朱草
• 朱襮
• 朱駮
• 朱箔
• 朱驳
• 朱袚
词语造句
• 罄竹难书造句
• 泼水难收造句
• 作难造句
• 虑难造句
• 相难造句
• 凶难造句
• 衅难造句
• 销难造句
查词语
搜索
热门搜索:
纂述
纂绍
纂戎
纂拟
纂论
纂略
纂録
纂隆
纂临
纂历
劈口
pī kǒu
拼 音:
pī kǒu
注 音:
ㄆㄧ ㄎㄡˇ
繁体字:
基本解释
立即张口。 明 汤显祖 《南柯记·得翁》:“那时千岁劈口应説:亲家翁职守北土,音问不絶。” 叶圣陶 《倪焕之》一:“ 焕之 心里有点生气,劈口就回说电报这一行没有什么干头。”
基本含义
指对别人的话或言论进行激烈批评或驳斥。
详细解释
劈口是一个形容词性成语,用来形容对别人的话或言论进行激烈批评或驳斥。劈口的动作与劈木头的动作相似,都是用力一刀劈开的意思。使用劈口这个成语时,通常表示对别人的言论或观点进行强烈的反驳或批评,意味着态度坚决,言辞激烈。
使用场景
劈口这个成语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都可以使用。当你听到别人发表了一个不合理或错误的观点时,你可以使用劈口来表达自己的反对意见。此外,劈口也可以用来形容两个人之间的激烈争论或口角。
故事起源
劈口这个成语的故事起源于中国古代的一位学者。相传,一位名叫韩愈的学者在唐代时期,因为他对当时的文化状况不满,经常批评当时的文人士大夫。他的言辞激烈,批评的对象也很多,因此被人们称为“劈口韩愈”。后来,劈口这个成语就从他的名字中衍生出来,用来形容对别人的言论进行激烈批评。
成语结构
劈口是一个由两个汉字组成的成语,第一个字是“劈”,第二个字是“口”。
例句
1. 他对别人的观点总是劈口驳斥,很少认同别人的意见。2. 在会议上,两位专家就这个问题进行了激烈的劈口争论。
记忆技巧
可以通过将“劈口”与劈木头的形象联系起来进行记忆。想象自己用力一刀劈开一块木头,表示对别人的言论进行激烈批评或驳斥。
延伸学习
可以进一步学习其他与劈口相关的成语,如“劈头盖脸”、“一劈两半”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老师讲的答案不对,我就劈口驳斥了他。2. 初中生:同学们对这个问题有不同的看法,我们在班会上进行了劈口争论。3. 高中生:老师对我们的观点提出了质疑,我们用劈口的方式进行了回应。4. 大学生:在学术讨论会上,教授们对同一问题展开了劈口的辩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