控辞
kòng cí
  • 拼 音:kòng cí
  • 注 音:ㄎㄨㄙˋ ㄘㄧˊ
  • 繁体字:
  • 基本解释

    请求辞免。 宋 周密 《癸辛杂识前集·贾母饰终》:“ 似道 八疏控辞,皆不允。”《宋史·理宗纪三》:“冬十月甲戌,詔 庆元府 守臣敦諭 史嵩之 赴闕, 嵩之 控辞,不允。” 明 张居正 《辞免恩命疏》:“伏望皇上,怜臣福分已过,将至灾危,察臣控辞甚真,非有矫饰,特回成命。”

  • 基本含义
    控制言辞,谨慎用词
  • 详细解释
    指在言辞表达时,要审慎选择措辞,避免冒犯或引起误会。强调对话语的控制,使其准确、恰当、得体。
  • 使用场景
    适用于各种交流场合,如演讲、辩论、公开场合的发言等,要求遵循一定的规范和礼仪。
  • 故事起源
    《孟子·公孙丑下》中有一则故事,孟子的弟子公孙丑在与人辩论时,不慎用词过激,引起了争议。孟子对他说:“你应该控制好自己的言辞,避免给人留下不好的印象。”从此,人们将“控辞”作为一个成语来使用。
  • 成语结构
    动宾结构,由动词“控制”和名词“言辞”组成。
  • 例句
    1. 在公开场合,我们要控辞,避免使用过于激烈的措辞。2. 在辩论中,要善于控辞,用恰当的言辞表达自己的观点。3. 在写作中,要注意控辞,使文章更加准确、精练。
  • 记忆技巧
    可以将“控辞”与“控制言辞”相联想,同时可以想象一个人在演讲时,谨慎选择词语,控制自己的言辞。
  • 延伸学习
    可以学习其他与言辞相关的成语,如“巧言如簧”、“辞害理直”等,进一步丰富词汇和提高表达能力。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老师告诉我们要控辞,不能说伤人的话。2. 初中生:在辩论比赛中,我们要学会控辞,用恰当的言辞来争取胜利。3. 高中生:写作作文时,要注意控辞,用准确的词语来表达自己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