侵盗
qīn dào
  • 拼 音:qīn dào
  • 注 音:ㄑㄧㄣ ㄉㄠˋ
  • 繁体字:
  • 基本解释

    (1).侵犯劫夺。《史记·匈奴列传》:“於是戎狄或居于 陆浑 ,东至於 卫 ,侵盗暴虐中国。”《资治通鉴·汉文帝前三年》:“五月, 匈奴 右贤王入居 河南 地,侵盗 上郡 保寒蛮夷,杀掠人民。”
    (2).侵占盗窃。《后汉书·淳于恭传》:“家有山田果树,人或侵盗,輒助为收採。” 宋 曾巩 《责将制》:“发人採金,无出入之籍,有侵盗之形。” 清 昭槤 《啸亭杂录·谢芗泉之疏阔》:“财物奢荡,一任僕人侵盗,毫不介意。”

  • 基本含义
    指非法侵犯他人财物或权益。
  • 详细解释
    侵盗是由两个字组成的成语,其中“侵”指非法侵犯、侵害,而“盗”指窃取、偷盗。合在一起,侵盗表示非法侵犯他人财物或权益的行为。
  • 使用场景
    侵盗这个成语通常用于形容违法犯罪行为,特别是指非法窃取财物或侵犯他人权益的行为。可以用于法律、社会、经济等领域的讨论或描述中。
  • 故事起源
    侵盗这个成语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中国古代的法律制度。在古代,侵犯他人财物或权益被视为严重的犯罪行为,会受到严厉的惩罚。因此,人们通过使用“侵盗”这个成语来警示人们不要进行非法的侵犯行为,以维护社会的安全和公正。
  • 成语结构
    成语“侵盗”的结构是由两个独立的汉字组成的,表示一个整体的含义。
  • 例句
    1. 这个小偷勇敢地侵盗了珠宝店,但最终还是被警察逮捕了。2. 我们要加强知识产权保护,严惩侵盗行为。3. 这个公司被发现侵盗了竞争对手的商业机密,面临巨额赔偿。
  • 记忆技巧
    可以通过将“侵盗”分别与“非法侵犯”和“窃取、偷盗”这两个含义联系起来记忆。可以想象一个人非法侵犯他人财物或权益,进行窃取、偷盗的行为,从而形成这个成语的含义。
  • 延伸学习
    可以进一步学习相关的成语,如“窃取”、“偷盗”等,以加深对侵盗这个成语的理解。也可以了解法律制度中对侵犯财物和权益的处罚和保护措施。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小明知道偷东西是不对的,所以他决定不会侵盗别人的玩具。2. 初中生:警察告诉我们,侵盗是一种违法行为,会受到法律的制裁。3. 高中生:我们学习了知识产权保护的重要性,应该坚决反对侵盗行为。4. 大学生及以上:在现代社会,侵盗行为不仅违法,还会对社会经济秩序造成严重影响,我们应该共同努力打击侵盗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