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脱
shī tuō
  • 拼 音:shī tuō
  • 注 音:ㄕㄧ ㄊㄨㄛ
  • 繁体字:
  • 基本解释

    (1).疏忽失误。
    (2).犹失落。《水浒传》第七四回:“两箇喫了早饭,叫小二分付道:‘房中的行李,你与我照管。’店小二应道:‘并无失脱,早早得胜回来。’” 清 李渔 《慎鸾交·私行》:“既然忧失脱,何不好收藏?”
    (3).犹离散。《清平山堂话本·杨温拦路虎传》:“先生排下卦,大笑一声,道:‘这卦爻动,必然大凶。破财、失脱、口舌,件件有之。’”

  • 基本含义
    指人的言行失去常理,脱离常态,丧失理智。
  • 详细解释
    失脱形容一个人在某种情况下丧失了正常的思维和行为方式,表现出不理智、不稳定、不可理喻的状态。这个成语主要用来形容人的行为超出了正常的范围,丧失了理智和常理。
  • 使用场景
    失脱这个成语可以用于描述一个人在某种情况下表现出的异常行为,例如在极度愤怒、悲伤、恐惧等情绪的驱使下,人们可能会失去理智,做出一些出格的举动。
  • 故事起源
    《左传·僖公四年》有载:“乐正子佩曰:‘狂夫之言,失脱之行也。’”这句话是描述一个人在言行上失去了常理和理智的情况。后来,人们将“失脱”作为一个成语,用来形容人的行为超出了正常的范围,丧失了理智和常理。
  • 成语结构
    这个成语由两个汉字组成,分别是“失”和“脱”。其中,“失”表示丧失、失去,而“脱”表示脱离、超出。这两个字合在一起,形成了“失脱”的成语,表示人的行为超出了正常的范围,丧失了理智和常理。
  • 例句
    1. 他在愤怒之下,完全失脱了自己的言行。2. 那个人的举动太失脱了,完全不可理喻。
  • 记忆技巧
    可以将“失脱”记忆为“失去了常理,脱离了常态”,通过这个记忆方法来帮助记忆这个成语的含义。
  • 延伸学习
    可以学习其他与失脱相近的成语,如“丧心病狂”、“背离常理”等,以扩大对类似概念的理解和运用能力。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他的举动太失脱了,老师都不知道该怎么办。2. 初中生:他在考试的时候突然发脾气,完全失脱了。3. 高中生:他在比赛中犯规后,完全失脱了自己的情绪,对裁判大声抱怨。4. 大学生:他在失恋后变得很失脱,经常做一些让人难以理解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