量揆
liàng kuí
  • 拼 音:liàng kuí
  • 注 音:ㄌㄧㄤˋ ㄎㄨㄟˊ
  • 繁体字:
  • 基本解释

    量度;估量。《陈书·蔡徵传》:“﹝ 徵 ﹞初拜吏部尚书,启 后主 借鼓吹, 后主 谓所司曰:‘鼓吹军乐,有功乃授, 蔡徵 不自量揆,紊我朝章。’”

  • 基本含义
    指衡量、估计事物的轻重、大小。
  • 详细解释
    量揆是由“量”和“揆”两个字组成的成语。其中,“量”意为衡量、估计,“揆”意为估量、推测。合在一起,表示衡量、估计事物的轻重、大小。
  • 使用场景
    量揆常用于描述对事物的估计和评价,可以用来衡量物体的重量、大小,也可以用来评估一个人的才能、品德等方面。
  • 故事起源
    《汉书·王莽传》中有一则故事,说王莽担任太师时,他的朋友王商给他写信,信中说:“量揆之言,可逆取而行。”意思是说量度、估计的话,可以反过来采取行动。后来,人们将“量揆”作为一个成语,用来表示衡量、估计事物的轻重、大小。
  • 成语结构
    量揆是一个由两个汉字组成的四字成语。
  • 例句
    1. 他的聪明才智无人可及,真是量揆不尽。2. 这个问题的解决需要仔细量揆。
  • 记忆技巧
    可以将“量揆”与“量规”相联想,因为量规是用来测量物体大小的工具,而量揆也是用来衡量、估计事物的轻重、大小的。
  • 延伸学习
    可以进一步学习其他与衡量、估计相关的成语,如“揣摩”、“估衣”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用尺子量揆了一下书桌的长度。2. 初中生:老师说我们要量揆一下这个实验的难度。3. 高中生:我们需要量揆一下这个项目的投资成本。4. 大学生:在写论文之前,我会先量揆一下各个观点的可行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