贪枉
tān wǎng
  • 拼 音:tān wǎng
  • 注 音:ㄊㄢ ㄨㄤˇ
  • 繁体字:
  • 基本解释

    贪赃枉法。《吕氏春秋·审分》:“任以公法,而处以贪枉。” 明 汤显祖 《邯郸记·召还》:“笑奸贪枉愚滥,把时情憾皇恩感,乌头蘸旧朝簪。” 郭沫若 《反正前后》第二篇:“官吏有贪枉的行为,他准许民间控告。”亦指贪赃枉法的人。 汉 王逸 《九思·悯上》:“贪枉兮党比,贞良兮焭独。”

  • 基本含义
    指贪图小利而冤枉了无辜的人。
  • 详细解释
    贪枉是由“贪”和“枉”两个词组成的成语。贪指贪婪、贪图;枉指冤屈、冤枉。贪枉的基本含义是指因为贪图小利而冤枉了无辜的人。这个成语形象地表达了一个人因为贪心而不择手段,甚至不惜冤枉别人来满足自己的私利的行为。
  • 使用场景
    贪枉这个成语可以用于形容那些为了自己的利益而不择手段,甚至不惜冤枉别人的人。比如,当我们看到某个人为了达到自己的目的而不顾他人的权益时,我们可以用贪枉来形容他的行为。
  • 故事起源
    贪枉这个成语的故事源于《庄子·秋水》。故事中有一个人贪图小利,为了得到一只鱼,他冤枉了一个无辜的人。这个故事通过贪枉这个成语告诉人们,贪图小利会导致不公正的行为,损害他人的利益。
  • 成语结构
    贪枉是一个由两个汉字组成的成语,其中“贪”是动词,表示贪婪、贪图;“枉”是形容词,表示冤屈、冤枉。
  • 例句
    1. 他为了得到那份工作,不惜贪枉了其他竞争者。2. 这个官员贪枉百姓,损害了人民的利益。
  • 记忆技巧
    可以通过联想来记忆贪枉这个成语。可以想象一个贪婪的人因为贪图小利而不择手段,甚至不惜冤枉别人,从而形成了贪枉这个成语的形象。
  • 延伸学习
    可以进一步学习相关的成语,比如“贪官污吏”、“枉法徇私”等,来加深对贪枉这个成语的理解。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他因为贪枉别人的零食,被老师批评了。2. 初中生:那个学生为了考试作弊,贪枉了其他同学。3. 高中生:这个政府官员因为贪枉百姓,被人们痛斥不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