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德
xiān dé
  • 拼 音:xiān dé
  • 注 音:ㄒㄧㄢ ㄉㄜˊ
  • 繁体字:
  • 基本解释

    (1).谓治民之道,以德为先。《管子·小问》:“ 桓公 曰:‘善哉!牧民何先?’ 管子 对曰:‘有时先事,有时先政,有时先德,有时先恕。’”
    (2).祖先的德行。《战国策·赵策二》:“嗣立不忘先德,君之道也。”《文选·任昉<百辟劝进今上笺>》:“况世哲继轨,先德在民。” 李周翰 注:“言况 高祖 之家,代有圣哲,有遗德。”
    (3).称别人的父亲为先德。 宋 孙光宪 《北梦琐言》卷三:“ 唐 刘舍人 蜕 , 桐庐 人,早以文学应进士举,其先德戒之曰:‘……吾若没后,慎勿祭祀。’”
    (4).有德行的前辈。 唐 慧立 彦悰 《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卷一:“罢讲后復北游,询求先德。” 唐 张九龄 《酬周判官兼呈耿广州》诗:“阴庆荷先德,素风惭后裔。” 宋延寿 《宗镜录》卷七八:“先德云:境自虚,不须畏,终朝照瞩元无对。”

  • 基本含义
    先德是一个用于赞美和崇尚德行高尚的人的成语,意思是先贤的德行。它强调了德行在人生中的重要性,以及对先贤的尊重和敬仰。
  • 详细解释
    先德是由两个字组成的成语,分别是“先”和“德”。其中,“先”表示在时间或顺序上先于其他事物,“德”指的是道德、品德。先德的意思是先贤的道德,也可以理解为先贤所体现的高尚品德。
  • 使用场景
    先德这个成语常用于赞美和崇尚德行高尚的人,特别是那些具有高尚道德和品德的先贤。它可以用来形容那些为人师表、品德高尚、为社会做出重要贡献的人。
  • 故事起源
    先德这个成语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孟子·滕文公上》这篇文章。文章中讲述了滕文公问孟子如何能够获得民众的尊敬和爱戴,孟子回答说:“先王有‘先民而后己’、‘先己而后功’、‘先功而后禄’的教导,这就是先王们的先德。”从此,先德成为了崇尚德行的代名词。
  • 成语结构
    先德是一个由两个汉字组成的成语,没有特定的结构。
  • 例句
    1. 他深受大家的尊敬和爱戴,因为他一直秉持着先德的原则。2. 这位老师是我们学校的楷模,他的先德为我们树立了榜样。
  • 记忆技巧
    可以通过以下方法来记忆先德这个成语:1. 将“先”字与“时间”和“顺序”联系起来,表示在时间或顺序上先于其他事物。2. 将“德”字与“道德”和“品德”联系起来,表示高尚的德行。3. 可以将“先德”与“先贤”的发音相近来记忆,表示崇尚先贤的高尚品德。
  • 延伸学习
    如果你对先德这个成语感兴趣,可以进一步学习相关的成语和故事,例如“德高望重”、“德才兼备”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的班主任是一位先德的老师,她总是帮助我们,关心我们的学习和生活。2. 初中生:我非常崇拜那些先德的科学家,他们通过自己的努力为社会做出了重要贡献。3. 高中生:在我心目中,那些具有先德的政治家才是真正的英雄,他们为国家和人民做出了伟大的贡献。以上是关于成语“先德”的学习指南,希望对你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