奏庸
zòu yōng
  • 拼 音:zòu yōng
  • 注 音:ㄗㄡˋ ㄩㄥ
  • 繁体字:
  • 基本解释

    击钟。庸,通“ 鏞 ”,大钟。《逸周书·世俘》:“王奏庸大享一终,王拜手稽首,王定奏庸大享三终。” 孔晁 注:“奏庸,击钟。”

  • 基本含义
    奏庸是一个由两个汉字组成的成语,意思是向上级报告自己的过失或错误,以求得宽恕和原谅。
  • 详细解释
    奏庸这个成语源自于古代官场的一种传统礼仪。在古代,下属对上级犯了错误或犯了规定的过失时,会主动向上级报告,并请求宽恕和原谅。这种行为被称为"奏庸"。
  • 使用场景
    奏庸这个成语通常用来形容一个人在犯错误或犯规时,能够主动向上级交待自己的错误并请求原谅的行为。它可以用来表达一个人勇于承担责任、诚实守信的品质。
  • 故事起源
    奏庸这个成语的故事起源于中国古代的官场。传说古代有一个官员犯了一个严重的错误,他知道自己无法逃脱责罚,于是他主动向上级报告自己的错误,并请求宽恕。上级官员被他的勇气和诚实所感动,最终原谅了他的过错。这个故事流传下来,人们就用"奏庸"这个成语来形容这种主动承担责任的行为。
  • 成语结构
    奏庸是一个由两个汉字组成的成语,其中"奏"是动词,表示向上级报告;"庸"是名词,表示自己的过失或错误。
  • 例句
    1. 他在工作中犯了一个严重的错误,但他勇于承认并奏庸,最终得到了领导的原谅。2. 面对自己的过失,他没有逃避责任,而是选择了奏庸,这让人们对他的诚实和勇气赞叹不已。
  • 记忆技巧
    要记住奏庸这个成语,可以将"奏"字和"庸"字分开记忆。"奏"字可以联想到向上级报告的动作,而"庸"字可以联想到自己的过失或错误。将这两个部分联想在一起,就可以记住这个成语的含义。
  • 延伸学习
    学习奏庸这个成语之后,你可以进一步了解中国古代的官场礼仪和文化,以及中国古代的官员制度。这些知识将有助于更好地理解和运用成语。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在考试中作弊了,但我决定向老师奏庸,承认错误。2. 初中生:我无意中损坏了学校的设备,我会主动向校长奏庸,请求原谅。3. 高中生:我在比赛中犯规了,我会向裁判奏庸,接受处罚。4. 大学生:我在实习中犯了一个严重的错误,我会向导师奏庸,承担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