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水桔子
  • 拼 音:
  • 注 音:
  • 繁体字:
  • 基本解释

     糖水桔子táng shuǐ jú zǐ

    制作方法

    1.原料处理:(1)按果实横径每隔10毫米分成一级。(2)按品种及大小分别于95~100℃水中烫煮25~45秒钟,以外皮及桔络易剥离而不影响桔肉为准。

    2.酸处理:按不同品种及大小片分别用浓度0.15~0.2%的盐酸液常温浸泡40~50分钟。桔片与酸液之比为1∶1.3。

    3.碱处理:用浓度0.05%的氢氧化钠液温度28~30℃处理3~6分钟,以去囊衣适度为准。

    4.漂洗:桔片经清水漂洗2小时。

    5.剪心去核:用弧形剪心刀剪去心并去核。按片形分大中小经灯光查核。

    6.洗涤:流动水淘洗一次。

    7.分选:片型完整,剪心口整齐,核去净,无桔络。同罐中片型大小、色泽大致均匀。

    8.装罐:罐号8113,净重567克,果肉380~400克,糖水167~187克。

    9.排气及密封:抽气密封:350~400毫米汞柱。

    10.杀菌及冷却:净重567克杀菌式(抽气):5′~14′~15′/100℃ (水)冷却。

  • 基本含义
    形容事物或人表面上看起来很甜美,但实际上却没有内在价值或实质内容。
  • 详细解释
    糖水桔子这个成语源于中国民间的传统说法。糖水桔子是指外表看起来非常甜美的桔子,但实际上却没有内在的果肉,只有空心。这个成语用来比喻表面上看起来很好,但实际上没有实质内容或价值。它警示人们不要被外表所迷惑,要善于辨别事物的真实面目。
  • 使用场景
    这个成语常用于描述人或事物表面看起来很好,但实际上并不具备真正的价值或实质内容的情况。比如,可以用来形容某个产品的包装非常精美,但实际上质量很差;也可以用来形容某个人外表看起来很友善,但实际上心机很重。
  • 故事起源
    糖水桔子这个成语的起源并没有明确的故事或典故。它是根据民间的传统说法而来的,用来比喻表面美好但内在空洞的事物。
  • 成语结构
    糖水桔子的成语结构是“糖水”+“桔子”,表示外表甜美的桔子。
  • 例句
    1. 这个电视广告看起来很吸引人,但实际上只是糖水桔子,产品质量很差。2. 他外表看起来很友善,但实际上却是个糖水桔子,心机很重。
  • 记忆技巧
    可以通过联想记忆来记住这个成语。想象一个看起来非常甜美的桔子,但当你咬开它的时候,却发现里面是空的,没有果肉。这样的形象可以帮助你记住这个成语的含义。
  • 延伸学习
    如果你对成语感兴趣,可以继续学习其他常用的成语,了解它们的含义和用法。还可以学习成语的故事起源和文化背景,深入了解中国的语言和文化。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这个糖水桔子看起来很好吃,但实际上没有果肉,我不喜欢。2. 初中生:她外表看起来很友善,但实际上却是个糖水桔子,不值得深交。3. 高中生:这本书封面很漂亮,但实际上内容很浅薄,就像一颗糖水桔子。4. 大学生:这个项目的宣传很吸引人,但实际上只是个糖水桔子,没有实质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