险俗
xiǎn sú
  • 拼 音:xiǎn sú
  • 注 音:ㄒㄧㄢˇ ㄙㄨˊ
  • 繁体字:
  • 基本解释

    谓诗文格调怨急,雕饰华丽。 南朝 梁 锺嵘 《诗品》卷中:“然贵尚巧似,不避危仄,颇伤清雅之调。故言险俗者,多以附 照 。” 陈延杰 注:“《南齐书·文学传论》曰:‘次则发唱惊挺,操调险急,雕藻淫艳,倾炫心魂……斯 鲍照 之遗烈也。’《文中子》曰:‘ 鲍照 ,古之狷者也,其文急以怨。’按此殆 钟氏 所谓‘言险俗者,多以附 照 ’。”

  • 基本含义
    指某种行为或言语过于危险,不合礼仪,不符合社会风俗的情况。
  • 详细解释
    险俗是由“险”和“俗”两个字组成的成语。险指危险,俗指风俗习惯。险俗指的是某种行为或言语过于危险,不合礼仪,不符合社会风俗的情况。这种行为或言语可能会给自己或他人带来危险或不良后果。
  • 使用场景
    险俗常用于描述某人的言行举止不当,违背社会规范,可能导致危险或引起不良影响的情况。可以用于批评和警示他人不要做出危险的或不雅的行为。
  • 故事起源
    关于险俗的故事起源目前尚无确切记载,可能是在民间流传的口头故事中逐渐形成的成语。
  • 成语结构
    险俗是一个形容词+名词的结构,其中形容词“险”修饰名词“俗”。
  • 例句
    1. 他的言行举止太险俗了,完全不顾及他人的感受。2. 这种险俗的行为是不被社会接受的。3. 别人的家庭事务不应该被我们评头论足,这样做太险俗了。
  • 记忆技巧
    可以通过将“险俗”与不符合社会规范的行为或言语联系起来,来记忆这个成语的含义。可以想象一个人在公共场合说出不雅言论,引起了众人的反感和不满,这个场景可以帮助记忆成语的意义。
  • 延伸学习
    可以进一步学习与险俗相关的成语,如“不合时宜”、“不雅观”等,以丰富对这类成语的理解。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他的行为太险俗了,老师批评了他。2. 初中生:这种险俗的言行举止是不被大家接受的。3. 高中生:我们应该避免险俗的行为,保持良好的社交礼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