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慰使
xuān wèi shǐ
  • 拼 音:xuān wèi shǐ
  • 注 音:ㄒㄨㄢ ㄨㄟˋ ㄕㄧˇ
  • 繁体字:
  • 基本解释

    官名。 唐 元和 十四年,平 淄青 节度留后 李师道 ,分其地为三镇,以 杨於陵 充 淄 青 十二州宣慰使。此是临时性差遣,不为常制,见《旧唐书·杨於陵传》。 元 代为宣慰使司长官。至 明 清 时不设于内地,而专设于西南少数民族地区,为土司世袭之官。参见“ 宣慰司 ”。

  • 基本含义
    指被派遣去安抚、慰问他人的使者。
  • 详细解释
    宣慰使是一个由两个词语组成的成语。宣指宣布、公告,慰指安抚、慰问,使指派遣、使者。宣慰使的基本含义是指被派遣去安抚、慰问他人的使者。宣慰使通常以一种和善、温暖的方式来安抚他人的情绪,给予他们慰藉和安慰。
  • 使用场景
    宣慰使这个成语通常用于形容一个人或团体被派遣去安抚他人情绪的情况。它可以用来形容外交使者、政府代表、志愿者等,通过言语或行动来安抚他人的情绪,给予他们慰藉和安慰。宣慰使也可以用于形容一个人在家庭、朋友圈等小范围内扮演的类似角色,以安抚他人的情绪,帮助他们走出困境。
  • 故事起源
    宣慰使这个成语最早出现在《论语》中,是孔子的弟子子贡对孔子的一番赞美之词。子贡说:“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其中,“百里奚举于市”即指百里奚被任命为宣慰使,被派遣去市场宣布政令、安抚民心。后来,宣慰使成为一个固定的称呼,用来形容被派遣去安抚他人的使者。
  • 成语结构
    宣慰使是由两个词语组成的成语,结构简单明了。
  • 例句
    1. 外交部派遣了一位宣慰使前往受灾地区,安抚灾民的情绪。2. 在朋友的失恋中,她扮演了宣慰使的角色,给予了朋友最大的关心和支持。
  • 记忆技巧
    可以将宣慰使联想为“宣布慰问的使者”。可以通过反复阅读、使用宣慰使这个成语,并结合具体的例句来加深记忆。
  • 延伸学习
    可以进一步了解和学习相关的成语,如“劝慰”、“慰藉”等。同时,也可以学习相关的外交、社会心理学知识,了解更多关于安抚他人情绪的方法和技巧。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宣慰使是一个去帮助别人开心的人。2. 初中生:老师是我们学校的宣慰使,每次考试后都会用温暖的话语安慰我们。3. 高中生:志愿者们在地震灾区扮演了宣慰使的角色,给予灾民心理上的支持和安慰。4. 大学生:作为学生会的一员,我希望能成为同学们的宣慰使,为他们提供帮助和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