沮格
jǔ gé
  • 拼 音:jǔ gé
  • 注 音:ㄐㄨˇ ㄍㄜˊ
  • 繁体字:
  • 基本解释

    阻止;阻挠。《新唐书·张说传》:“ 説 畏其扰,数沮格之。” 宋 苏辙 《上皇帝书》:“去官者久而不得调,又多为条约以沮格之。”《明史·王纪传》:“ 纪 劾 曄 抗违詔书,沮格成命,皆不报。” 孙中山 《护法宣言》:“若有沮格此议以便其私者,则和平破坏之责,自有所归。”

  • 基本含义
    指受到挫折、打击而失去斗志,丧失信心和勇气。
  • 详细解释
    沮格源自《左传·文公十四年》:“余闻之,国无宁静。非沮格之臣,何以至斯?”意思是说,一个国家如果没有安定,那是因为没有能够振作起来的臣子,失去了斗志和勇气。沮格形容一个人在面对困难、挫折时失去了信心和斗志。
  • 使用场景
    常用于描述一个人在面对困难时灰心丧气,丧失了战胜困难的勇气和信心。也可以用来形容一个团队、组织或国家在遇到挫折后丧失了斗志和决心。
  • 故事起源
    《左传》是中国古代一部重要的史书,记载了春秋时期的历史。这个成语来源于《左传·文公十四年》这篇文章,讲述了一个国家没有安定的原因是因为没有振作起来的臣子,失去了斗志和勇气。后来,人们把失去斗志的状态称为“沮格”。
  • 成语结构
    沮格是一个由两个汉字组成的四字成语。
  • 例句
    1. 他经历了一连串的挫折后,沮格了,不再相信自己能成功。2. 在困难面前,不要沮格,要坚持下去,一定能够克服困难。
  • 记忆技巧
    可以通过以下方法记忆这个成语:1. 将“沮格”这个成语拆分为两个部分,其中“沮”可以与“丧”联想,表示失去,而“格”可以与“勇敢”联想,表示斗志。2. 可以想象一个人在面对困难时,沮丧地站在一个格子里,表示失去勇气和信心。
  • 延伸学习
    了解更多与“沮格”相关的成语和词语,如“丧气”、“失望”、“灰心”等,可以进一步扩展对这个主题的理解。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考试没考好,他沮格了,觉得自己学习不好。2. 初中生:比赛输了一场,他感到沮格,不想再继续参加比赛了。3. 高中生:面对高考的压力,有些同学可能会沮格,觉得自己无法取得好成绩。4. 大学生:找工作遇到很多困难,有时会感到沮格,但不能放弃努力。5. 成年人:在事业上遇到挫折时,有些人会沮格,但要相信自己,坚持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