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钝
lì dùn
  • 拼 音:lì dùn
  • 注 音:ㄌㄧˋ ㄉㄨㄣˋ
  • 繁体字:
  • 基本解释

    ◎ 利钝 lìdùn
    (1) [sharp or blunt]∶锋利与滞钝
    兵器各有利钝
    (2) [smooth or troublesome]∶顺利与困难
    事先权衡利钝

  • 详细解释

    (1).锋利与不锋利。 汉 王充 《论衡·案书》:“两刃相割,利钝乃知。”
    (2).胜败;吉凶。《新唐书·李德裕传》:“惟陛下圣策先定,不以小利钝为浮议所摇,则有功矣。”《二刻拍案惊奇》卷三三:“ 燕 兵初起时, 燕王 问他:‘利钝如何?’”《明史·流贼传·李自成》:“ 自成 进曰:‘宜分兵定所向,利钝听之天。’” 清 魏源 《圣武记》卷一:“小天时以决利钝,大天时以决兴亡。”
    (3).偏指失败。《魏书·叱列延庆传》:“若万一战有利钝,则大事去矣。”
    (4).谓敏捷与迟钝。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养气》:“且夫思有利钝,时有通塞。” 北齐 颜之推 《颜氏家训·文章》:“学问有利钝,文章有巧拙。” 宋 欧阳修 《论逐路取人札子》:“四方风俗异宜,而人性各有利钝。”

  • 基本含义
    指人的才智迟钝,反应迟缓。
  • 详细解释
    利钝是一个形容词,用来形容人的智力或反应迟钝,不敏捷。通常用来形容思维迟缓、反应迟钝的人。
  • 使用场景
    利钝这个成语可以用来形容一个人在思考、回答问题或处理事务时反应迟缓,思维不敏捷。比如,当一个人在解决问题或回答问题时反应迟钝,我们可以说他“反应利钝”。
  • 故事起源
    《汉书·律历志》中有这样一个故事:汉朝时期,有一位名叫高柔的官员,他以聪明才智著称。有一天,皇帝刘秀问他:“你如何评价一个人的才智?”高柔回答说:“才智高超的人如同利剑,而才智迟钝的人则如同钝剑。”这个故事中的“钝剑”后来演变成了成语“利钝”。
  • 成语结构
    利钝这个成语由两个汉字组成,分别是“利”和“钝”。
  • 例句
    1. 他的思维迟缓,总是反应利钝。2. 这个学生虽然聪明,但在回答问题时有时会显得利钝。
  • 记忆技巧
    可以通过联想记忆的方式来记忆这个成语。可以想象一个利剑和一个钝剑,利剑锋利敏捷,而钝剑则迟钝无力,这样可以帮助记忆成语的含义。
  • 延伸学习
    可以通过学习其他与才智相关的成语来丰富自己的词汇和语言能力,比如“聪明才智”、“智勇双全”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弟弟数学不好,总是做错题,真是利钝。2. 初中生:他的反应速度太慢了,简直利钝得像个乌龟。3. 高中生:他虽然学习努力,但是在逻辑思维方面显得有些利钝。4. 大学生:有些人天生反应迟缓,思维利钝,这是很难改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