渺弥
miǎo mí
  • 拼 音:miǎo mí
  • 注 音:ㄇㄧㄠˇ ㄇㄧˊ
  • 繁体字:
  • 基本解释

    见“ 渺瀰 ”。
    亦作“ 渺弥 ”。水流旷远貌。《文选·木华<海赋>》:“冲瀜沆瀁,渺瀰湠漫。” 李善 注:“渺瀰湠漫,旷远之貌。” 唐 李咸用 《江南曲》诗:“晚云接水共渺瀰,远沙叠草空萋萋。”《西游记》第四三回:“牛羊不饮嫌深黑,鸦鹊难飞怕渺弥。” 陈三立 《崝庐书所见》诗:“昨岁备枯旱,今岁困渺瀰。”

  • 基本含义
    形容事物微小、渺小到极点。
  • 详细解释
    渺弥是由“渺”和“弥”两个字组成的成语。其中,“渺”意为微小、极小,表示事物非常微弱、微小;“弥”意为极其、到了极点,表示事物达到了极致、极端。合在一起,渺弥形容事物微小到了极点,表示事物非常微小、微弱,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 使用场景
    渺弥常用于形容某个事物或现象非常微小、微弱,可以用来形容声音、光线、力量等。例如,可以用“渺弥的声音”形容非常微弱的声音;用“渺弥的光线”形容非常微弱的光线;用“渺弥的力量”形容非常微小的力量。
  • 故事起源
    关于渺弥的故事起源记载并不多见,但可以通过成语的构词来理解它的含义。渺弥的结构是由两个相近的意义相近的词语组成,强调了事物的微小程度,形象地表达了事物微小到了极点的意思。
  • 成语结构
    渺弥是由两个字组成的成语,其中,“渺”是形容词,表示微小、极小;“弥”是副词,表示极其、到了极点。
  • 例句
    1. 这个小岛上的生物种类渺弥,几乎没有什么大型动物。2. 虽然他说话声音很渺弥,但大家都能听得清楚。3. 这种草原上的鲜花非常渺弥,需要仔细观察才能发现。
  • 记忆技巧
    可以将“渺弥”理解为“渺小到极点”,可以通过与“渺小”相对比来记忆。
  • 延伸学习
    可以进一步学习其他与“渺弥”意思相近的成语,如“渺无音信”,“渺无人烟”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小学生:这只小鸟的声音渺弥,我几乎听不到。初中生:我们家附近有一片渺弥的湖泊,几乎没有人去。高中生:他的力量虽然渺弥,但他却坚持不懈地追求自己的梦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