鼠伏
shǔ fú
  • 拼 音:shǔ fú
  • 注 音:ㄕㄨˇ ㄈㄨˊ
  • 繁体字:
  • 基本解释

    (1).谓如鼠伏地,隐踪躲藏。《汉书·萧望之传》:“如使 匈奴 后嗣卒有鸟窜鼠伏,闕於朝享,不为畔臣。”
    (2).比喻降服。《旧唐书·裴度传》:“故 承宗 求援於 田弘正 ,由 度 使客讽动之,故兵不血刃,而 承宗 鼠伏。”

  • 基本含义
    指隐藏、躲藏的意思。
  • 详细解释
    鼠伏是一个描绘鼠类躲藏的成语。它比喻隐藏在暗处,不敢显露出来。比喻隐藏在暗处,不敢显露出来。
  • 使用场景
    这个成语常常用于形容某人或某事物躲避、隐蔽的状态。可以用于描述某人在困境中暂时隐藏起来,等待时机的到来。
  • 故事起源
    据说,这个成语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的寺庙。寺庙里有很多老鼠,它们都躲在暗处,不敢显露出来。这个成语就是由此而来的。
  • 成语结构
    成语“鼠伏”由两个字组成,分别是“鼠”和“伏”。
  • 例句
    1. 他一直鼠伏在家里,不敢出门。2. 这个组织鼠伏在暗处,等待时机的到来。
  • 记忆技巧
    可以通过联想的方式记忆这个成语。想象一只老鼠躲在暗处,不敢显露出来的情景。
  • 延伸学习
    可以进一步学习与隐藏、躲藏相关的成语,如“蛇蝎心肠”、“虎头蛇尾”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老鼠鼠伏在洞里,不敢出来。2. 中学生:他一直鼠伏在暗处,等待时机的到来。3. 大学生及以上:这个组织鼠伏在背后,阴谋暗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