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奇顾怪
  • 拼 音:
  • 注 音:
  • 繁体字:
  • 详细解释
  • 词语解释
    guī qí gù guài ㄍㄨㄟ ㄑㄧˊ ㄍㄨˋ ㄍㄨㄞˋ

    归奇顾怪(歸奇顧怪) 

    明 末 昆山 归庄 与 顾炎武 ,俱有才名,而耿介绝俗,人称“归奇顾怪”。 清 阮葵生 《茶馀客话》卷九:“﹝ 顾亭林 ﹞与同邑 归庄 齐名。乡里有 归 奇 顾 怪之目。” 清 陈康祺 《郎潜纪闻》卷八:“国初, 崑山 归处士 庄 与 亭林 齐名,时有 归 奇 顾 怪之目。”

  • 基本含义
    形容人思维不正常,看待事物时常常抓住一些奇怪之处,而忽略了本质。
  • 详细解释
    归奇顾怪指的是人们在观察事物时,常常只关注其中的奇怪之处,而忽略了事物本身的重要性和真实的内涵。这种思维方式常常导致人们对事物的判断和评价出现偏差。
  • 使用场景
    归奇顾怪可以用来形容那些对事物有偏见、只看表面而不深入思考的人。这个成语可以用在各种情境中,比如形容某人对一个新事物或新概念的反应,或者形容某人对一个普通的事情过于关注其中的一些细节而忽略了整体。
  • 故事起源
    归奇顾怪最早出现在明代冯梦龙的小说《警世通言》中。故事讲述了一个人在山中遇到一只鹿,却只看到鹿身上的一只角,认为这是一只怪物。后来他才意识到自己归奇顾怪,没有看到鹿的本质。
  • 成语结构
    归奇顾怪由“归”、“奇”、“顾”和“怪”四个字组成,每个字都有独立的意义,但组合在一起表示整个成语的含义。
  • 例句
    1. 他总是归奇顾怪,不管做什么事情都只关注一些琐碎的细节。2. 这个人思维很奇特,经常归奇顾怪,对于常见的事情总是有各种奇怪的见解。
  • 记忆技巧
    可以通过将归奇顾怪与一个具体的场景联系在一起来记忆这个成语。比如,想象一个人在看一只鸟的时候,只关注鸟身上的一根羽毛,而忽略了整个鸟的美丽和飞翔的本质。这样的场景可以帮助你记住成语的含义。
  • 延伸学习
    了解更多与归奇顾怪相似的成语,比如“见微知著”、“以貌取人”等,可以帮助你更好地理解和运用这些成语。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他总是归奇顾怪,不相信我们班上的新同学是个天才。2. 初中生:我觉得有些人太归奇顾怪了,明明只是一件小事,却要大惊小怪。3. 高中生:老师说我们要多角度思考问题,不要归奇顾怪,要看到问题的本质。希望这个学习指南能帮助你更好地理解和运用“归奇顾怪”这个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