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藳
shǒu gǎo
  • 拼 音:shǒu gǎo
  • 注 音:ㄕㄡˇ ㄍㄠˇ
  • 繁体字:
  • 基本解释

    亦作“ 手稿 ”。作者手写的原稿。 宋 邵博 《闻见后录》卷二三:“予旧从 司马氏 得 文正公 熙寧 年辞枢筦出帅 长安 日手藳密疏。” 宋 周密 《齐东野语·三高亭记改本》:“余尝见当时手藳,揩摩抉剔,如洗玉浣锦。” 明 郎瑛 《七修续稿·事物·香台百咏》:“予得公之手稿,每读每叹其学博才敏,近时少其人也。” 李星华 《<俄罗斯文学与革命>附记》:“《俄罗斯文学与革命》是十年以前发现的 李大钊 同志的一篇遗作,它是迄今为止我们所知道的他的唯一的一篇手稿。”

  • 基本含义
    手藳是指用手来挽救危急情况或解决问题的能力。
  • 详细解释
    手藳是由“手”和“藳”两个字组成的成语。手指的动作非常灵活,可以进行各种操作。藳是指用来挽救危急情况的工具或方法。因此,手藳形容一个人具有灵活运用手的能力,能够在危急情况下解决问题。
  • 使用场景
    手藳一词常用于形容一个人在困难或危急情况下能够迅速解决问题的能力。可以用来形容医生、消防员、救援队员等具有救人才能的人。
  • 故事起源
    手藳这个成语最早出现在《韩非子·外储说左下》一文中。故事讲述了一个人在山上迷路后,用手藳挖出了一条路,最终脱离了险境。这个故事说明了手藳的重要性和能力。
  • 成语结构
    手藳是一个形容词短语,由名词“手”和“藳”组成。
  • 例句
    1. 他是一个非常有手藳的医生,可以在危急时刻救治伤员。2. 这个消防员具备了很强的手藳,能够快速灭火和救援被困人员。
  • 记忆技巧
    可以通过联想记忆来记忆手藳这个成语。可以想象自己在危急情况下,用手来解决问题,挽救自己或他人的场景,以帮助记忆这个成语的含义。
  • 延伸学习
    可以进一步学习其他类似含义的成语,如“手不释卷”、“手到擒来”等,以扩展对手藳的理解。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是班里的手藳,经常帮助同学解决问题。2. 初中生:老师说我在班级中是一个有手藳的学生,可以帮助其他同学。3. 高中生:我希望将来成为一个有手藳的人,能够在危急时刻挽救他人。4. 大学生:通过实践锻炼,我逐渐培养出了一定的手藳,能够在工作中解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