峻责
jùn zé
  • 拼 音:jùn zé
  • 注 音:ㄐㄩㄣˋ ㄗㄜˊ
  • 繁体字:
  • 基本解释

    (1).严酷地索取。《新唐书·李实传》:“ 德宗 访外疾苦, 实 诡曰:‘岁虽旱,不害有秋。’乃峻责租调,人穷无告,至彻舍鬻苗输于官。”
    (2).严厉责备。 宋 程大昌 《演繁露·吕公著论台谏》:“ 易 ( 贾易 )因论 苏軾 曰:‘ 文彦博 实主之。’太皇欲峻责 易 。”

  • 基本含义
    严厉的责备或批评
  • 详细解释
    峻责是指对错误、过失或不良行为进行严厉的责备或批评。它强调了批评的严肃性和严重性,通常用于形容上级对下级的严厉批评,或者长辈对晚辈的严肃教诲。
  • 使用场景
    峻责常用于形容严肃的教育、管理或指导过程中,用以表达对错误行为的严厉批评。例如,老师对学生的不良行为进行严肃批评,家长对孩子的错误行为进行严厉教导等。
  • 故事起源
    峻责这个成语的故事起源于《史记·齐太公世家》。据传,齐国太公望是春秋时期的齐国开国功臣,他对自己的儿子齐庄公要求极为严格,时常斥责他的过失和错误。因此,峻责一词就由此而来,用以形容严厉的责备。
  • 成语结构
    峻责是由两个汉字组成的成语,其中“峻”表示严厉、严肃,“责”表示责备、批评。
  • 例句
    1. 老师对学生的作业质量提出了峻责。2. 领导对员工的工作态度进行了峻责。3. 父亲对儿子的不良行为进行了峻责。
  • 记忆技巧
    可以通过联想记忆来帮助记忆峻责这个成语。可以想象一个严肃的老师或领导在严厉地责备学生或员工的场景,以此来联想峻责的含义。
  • 延伸学习
    了解更多与峻责相关的成语,如“严加峻责”、“峻刑”等,可以深入学习这些成语的含义和用法。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小学生:老师对我的作业质量提出了峻责。初中生:领导对员工的工作态度进行了峻责。高中生:父亲对儿子的不良行为进行了峻责。大学生:老板对员工的工作失误进行了峻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