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漏
tuō lòu
  • 拼 音:tuō lòu
  • 注 音:ㄊㄨㄛ ㄌㄡˋ
  • 繁体字:
  • 基本解释

    ◎ 脱漏 tuōlòu
    [be left out;be missing;be omitted] 漏掉,遗漏
    这里脱漏了一行

  • 近义词

    遗漏

  • 英文翻译

    1.be left out; miss
    2.【医】 ellipsis; emansio

  • 详细解释

    遗漏;漏掉。 南朝 宋 裴松之 《上<三国志>注表》:“ 寿 书銓叙可观,事多审正,诚游览之苑囿,近世之嘉史。然失在於略,时有所脱漏。” 唐 杜甫 《又观打鱼》诗之一:“小鱼脱漏不可记,半死半生犹戢戢。” 清 顾炎武 《日知录·阙文》:“ 桓公 四年七年,闕秋冬二时, 定公 十四年,闕冬一时……皆《春秋》之闕文,后人之脱漏也。” 鲁迅 《朝花夕拾·藤野先生》:“原来我的讲义已经从头到末,都用红笔添改过了,不但增加了许多脱漏的地方,连文法的错误,也都一一订正。”

  • 基本含义
    泄露秘密或事情暴露出来
  • 详细解释
    指秘密或事情被泄露或暴露出来,不再是秘密或隐蔽的状态。
  • 使用场景
    常用于形容秘密被泄露、事情暴露或隐私被公开的情况。
  • 故事起源
    脱漏一词最早出现在《左传·隐公元年》中,原文为:“脱漏者无害于君。”这个成语的故事起源于春秋时期的鲁国。当时,鲁国的国君隐公受到中山国的威胁,想要跟中山国结盟。为了保证秘密,隐公只告诉了自己的妻子孟姜女。然而,孟姜女的心思不够稳定,她把这个秘密告诉了她的妹妹。妹妹又告诉了她的丈夫。结果,这个秘密就被泄露了出去,最终导致了鲁国失败。从此以后,“脱漏”成为了形容秘密被泄露的成语。
  • 成语结构
    动词+名词
  • 例句
    1. 他不小心脱漏了公司的商业计划。2. 这个秘密被他的朋友脱漏了出去。
  • 记忆技巧
    可以通过联想记忆的方式记住这个成语。可以想象一个漏斗,漏斗上有一个秘密的标志,但是漏斗的下面却有一个洞,秘密就从洞口脱漏出来了。
  • 延伸学习
    了解其他与“脱漏”相关的成语,如“泄露”、“暴露”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他不小心脱漏了我们的游戏计划。2. 初中生:他的手机密码被脱漏了,所有人都知道了。3. 高中生:这个丑闻被媒体脱漏出来,引起了公众的关注。4. 大学生:他的个人信息被脱漏,造成了严重的后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