柰何
nài hé
  • 拼 音:nài hé
  • 注 音:ㄣㄞˋ ㄏㄜˊ
  • 繁体字:
  • 基本解释

    同“ 奈何 ”。1.如何,怎样。《书·召诰》:“惟王受命,无疆惟休,亦无疆惟恤。呜呼!曷其柰何弗敬?” 汉 刘向 《列女传·楚江乙母》:“母曰:‘令尹非身盗之也,乃使人盗之。’王曰:‘其使人盗柰何?’” 唐 元稹 《赠乐天》诗:“莫言邻境易经过,彼此分符欲柰何?”一本作“ 奈何 ”。
    (2).怎么办。《荀子·强国》:“威动海内,强殆中国,然而忧患不可胜校也,諰諰然常恐天下之一合而轧己也。然则柰何?”《史记·留侯世家》:“ 良 曰:‘ 沛公 自度能却 项羽 乎?’ 沛公 默然良久,曰:‘固不能也。今为柰何?’” 宋 洪迈 《夷坚乙志·程师回》:“吾曹为此胡所累,命尽今日矣。柰何!”
    (3).亦可迭用。 宋 欧阳修 《与王龙图书》之五:“昨日食数大杏,今日腮颊肿痛,针刺出血,不能常食。若此,是将柰何柰何?”
    (4).为什么。《史记·屈原贾生列传》:“ 怀王 稚子 子兰 劝王行:‘柰何絶 秦 欢 怀王 卒行。’” 宋 叶适 《铨选》:“柰何举天下之大柄而自束缚蔽蒙之。” 清 严有禧 《漱华随笔·董尚书》:“以我家势,虽日以银币为懽,犹恐未塞人望,柰何效清客行事耶?”
    (5).无奈。 宋 范仲淹 《答安抚王内翰书》:“纵边患未息,而无长驱之害,亦足为御边之策;柰何将佐之中,少精方略。” 宋 范仲淹 《与省主叶内翰书》之二:“虽一身洁清,千古不昩,柰何邪正相激,速天下之祸, 汉 室亦从而亡之。”

  • 基本含义
    表示询问原因,表示追问理由。
  • 详细解释
    柰何是一个由两个字组成的成语,第一个字“柰”是一个古代汉字,意为“为什么”,第二个字“何”意为“什么”。柰何合在一起,表示询问原因或追问理由。
  • 使用场景
    柰何常常用于正式场合或文言文中,用来表示疑问或追问,询问某件事情的原因或理由。可以用于口语和书面语中,但在口语中使用较少。
  • 故事起源
    柰何最早出现在《史记·项羽本纪》中。这个故事发生在秦末汉初的战国时期。当时,秦国的统治者秦始皇去世后,项羽和刘邦两位将领争夺天下。刘邦在战胜项羽之后,问项羽为何败北,项羽回答说:“柰何不杀?”刘邦听后深思熟虑,认识到自己当时没有抓住机会去杀项羽,从而让他逃跑,因此感到惋惜。
  • 成语结构
    柰何是一个由两个字组成的成语,没有特定的结构。
  • 例句
    1. 柰何如此?请给我一个合理的解释。2. 他做出了这样的决定,我真的不知道柰何。3. 这个问题一直困扰着我,我想知道柰何才能解决它。
  • 记忆技巧
    可以通过将柰何与疑问或追问联系起来,来记忆这个成语的含义。可以想象自己在问一个人为什么做了某件事,询问他的理由。
  • 延伸学习
    学习更多的成语和俗语,可以帮助提高汉语水平,丰富语言表达能力。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老师,你为什么不给我加分?柰何我努力了这么久。2. 初中生:我不明白为什么这个问题的答案是错的,柰何可以解释一下吗?3. 高中生:我对这个问题很感兴趣,想知道柰何才能深入研究它。4. 大学生:我对这个社会现象很好奇,柰何才能找到一个合理的解释?5. 成年人:这个决定对我来说很重要,我需要知道柰何才能做出正确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