迈德
mài dé
  • 拼 音:mài dé
  • 注 音:ㄇㄞˋ ㄉㄜˊ
  • 繁体字:
  • 基本解释

    语出《书·大禹谟》:“ 皋陶 迈种德。”谓勉力树德。 三国 魏 吴质 《在元城与魏太子笺》:“迈德种恩,树之风声。” 晋 陆机 《汉高祖功臣颂》:“拔奇夷难,迈德振民。” 唐 皮日休 《补<大戴礼·祭法>文》:“吾之先师 仲尼 ,迈德于百王,垂化于万世。”

  • 基本含义
    迈出高尚的道德行为或品质。
  • 详细解释
    迈德是由两个字组成的成语,其中“迈”表示向前走,超越,而“德”则指道德。迈德的基本含义是指一个人通过自己的努力和行为,超越了常人的道德标准,展现出高尚的品质和行为。
  • 使用场景
    迈德常用于赞美一个人的高尚品德和行为,特别是在面对困难和诱惑时能够坚守道德的人。它可以用来形容一个人在困境中保持清醒和正确的行为,或者用来激励他人追求高尚的道德标准。
  • 故事起源
    迈德这个成语最早出现在《荀子·劝学》一书中。荀子是中国战国时期的一位伟大哲学家,他在书中提到了迈德这个概念,强调了人们应该通过自己的努力和行为来追求高尚的品德和道德。
  • 成语结构
    迈德是一个动宾结构的成语,其中“迈”是动词,表示向前走,超越;“德”是名词,表示道德。
  • 例句
    1. 他在困境中始终保持高尚的品德,真是一个迈德的人。2. 这位老师是我们学校的楷模,他一直迈德办事,深受学生们的尊敬。
  • 记忆技巧
    为了记忆迈德这个成语,可以将它与“迈进”的发音相联系。想象一个人在道德的道路上迈进,超越自己,展现出高尚的品德和行为。
  • 延伸学习
    想要更全面地了解迈德这个成语,可以学习相关的古代文化和哲学,例如荀子的著作。此外,还可以学习其他类似意义的成语,如“德行高尚”、“品德高尚”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老师告诉我们要迈德行事,不能欺负同学。2. 初中生:我妈妈是一个迈德的人,她总是帮助需要帮助的人。3. 高中生:在面对诱惑和困难时,我们应该迈德前行,保持自己的原则。4. 大学生:作为大学生,我们应该迈德为人,树立良好的道德榜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