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国
kāi guó
  • 拼 音:kāi guó
  • 注 音:ㄎㄞ ㄍㄨㄛˊ
  • 繁体字:
  • 基本解释

    ◎ 开国 kāiguó
    [found a state] 创建国家
    开国元勋

  • 近义词

    建国

  • 英文翻译

    1.found a state

  • 详细解释

    (1).古代指建立诸侯国。《后汉书·李固传》:“至於裂土开国,实乖旧典。”参见“ 开国承家 ”。
    (2).泛指建立新的国家。 晋 左思 《魏都赋》:“而是 有魏 开国之日,缔构之初,万邑譬焉,亦独 犫麋 之与 子都 ,培塿之与 方壶 也。” 唐 李白 《蜀道难》诗:“ 蚕丛 及 鱼鳧 ,开国何茫然。” 清 严有禧 《漱华随笔·诋毁程朱》:“﹝ 谢济世 ﹞且詆毁 考亭 云: 明太祖 与之同姓,故开国时令天下遵用其註等语。” 徐迟 《火中的凤凰》十三:“九月三十日的夜晚,人民政协闭幕后,他参加了开国大典前夕的大宴。”
    (3). 晋 以后在五等封爵前所加的称号。 南朝 齐 王俭 《褚渊碑文》:“封 雩都县 开国伯,食邑五百户。” 南朝 梁 任昉 《齐竟陵文宣王行状》:“封 闻喜县 开国公,食邑千户。” 宋 高承 《事物纪原·官爵封建·开国》:“ 晋 令始有开国之称,故五等皆郡县开国。 陈 亦有开国郡公、县侯伯子男,侯已降,无郡封。由 唐 迄今,因而不改。”
    (4).指建国时期。 清 魏源 《圣武记》卷十一:“故前代之兵莫少於开国,亦皆莫强於开国。” 清 陈康祺 《郎潜纪闻》卷八:“ 乾 嘉 距今纔百年,其时戚懿重臣,忠勇驍果如是,盖犹有开国遗风矣。”

  • 基本含义
    指创建国家或建立新政权。
  • 详细解释
    开国是指通过革命、战争或其他手段,建立一个全新的国家或政权。这个成语强调了国家的创立和建设,通常与国家的独立、自主和发展密切相关。
  • 使用场景
    开国常用于描述国家的创立,可以用于讨论历史事件、革命运动、国家建设等话题。也可以用于赞美和鼓励那些为国家的独立和发展做出重大贡献的人。
  • 故事起源
    开国一词最早出现在《左传·襄公十四年》中,形容晋国国君文公建立国家的事迹。后来,这个成语逐渐泛指建立新国家或新政权的行为。
  • 成语结构
    动词+名词,表示建立国家的动作。
  • 例句
    1. 他是我们国家的开国元勋。2. 革命先烈们为了开国建设,不惜付出了巨大的牺牲。
  • 记忆技巧
    可以将“开国”与“建立国家”、“创建政权”等词语联系起来,形成记忆联结。可以通过多次重复和实践应用,加深对该成语的记忆。
  • 延伸学习
    了解更多关于中国历史上的开国事件,如秦朝的统一、汉朝的建立、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等。还可以学习其他与国家建设相关的成语,如“建国”、“立国”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们应该为祖国的开国英雄们感到骄傲。2. 初中生:毛泽东是中国共产党的伟大领袖,也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开国元勋。3. 高中生:在中国历史上,有很多开国的伟大事件,如秦朝的统一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4. 大学生:通过学习开国的历史,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国家的发展和变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