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木
shěn mù
  • 拼 音:shěn mù
  • 注 音:ㄕㄣˇ ㄇㄨˋ
  • 繁体字:
  • 基本解释

    亦作“沉木”。1.《后汉书·西南夷传·哀牢》:“ 哀牢夷 者,其先有妇人名 沙壹 ,居於 牢山 。尝捕鱼水中,触沉木若有感,因怀妊,十月,产子男十人。后沉木化为龙,出水上。”后以“沉木”借指夷族。 唐 骆宾王 《兵部奏姚州道破逆贼诺波弄杨虔柳露布》:“逆贼 蒙俭 、 和舍 等,浮竹遗胤,沉木餘苗。邑殊礼义之乡,人习贪残之性。”
    (2).即沉香。《梁书·诸夷传·林邑》:“沉木者,土人斫断之,积以岁年,朽烂而心节独在,置水中则沉,故名曰沉香。”参见“ 沉香 ”。

  • 基本含义
    沉默寡言,不善言辞。
  • 详细解释
    沈木是指一个人沉默寡言,不善言辞,不喜欢多说话。这个成语形容一个人性格内向,不爱与人交流,不善于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情感。
  • 使用场景
    常用于形容一个人在社交场合中沉默寡言,不善言辞,不擅长与人交流的情况。也可用来形容一个人在工作中不善于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意见。
  • 故事起源
    关于沈木的故事起源不太清楚,但这个成语的形象描绘出来的是一棵树木,静静地站在那里,不发一言。这个比喻形象生动地表达了一个人沉默寡言的性格特点。
  • 成语结构
    沈木是由两个汉字组成的成语,分别是“沈”和“木”。
  • 例句
    1. 他是个沈木的人,不爱说话,但他的行动却很有力度。2. 老师发现学生们越来越沉默寡言,就组织了一些活动来鼓励他们多表达自己的想法。
  • 记忆技巧
    可以通过将“沉默”的“沉”和“木”的“木”两个字合在一起,想象一棵沉默的树木,来记忆这个成语的含义。
  • 延伸学习
    可以通过学习其他与沉默、寡言相关的成语,如“闭口不言”、“缄口不言”等,来进一步扩展对这一主题的理解。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的朋友李明是个沈木的人,他不爱说话,但是他很聪明。2. 初中生:我班上有一个同学很沈木,他从来不参加班级活动,也不和同学们交流。3. 高中生:他是个沈木的人,虽然不爱说话,但是他的作品却表达了他内心深处的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