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纳
shěng nà
  • 拼 音:shěng nà
  • 注 音:ㄕㄥˇ ㄣㄚˋ
  • 繁体字:
  • 基本解释

    省察采纳。 汉 王逸 《<楚辞章句>序》:“﹝ 屈原 ﹞遭时闇乱,不见省纳,不胜愤懣,遂復作《九歌》以下凡二十五篇。”《后汉书·贾逵传》:“臣以 永平 中上言《左氏》与图讖合者,先帝不遗芻蕘,省纳臣言,写其传詁,藏之秘书。”《后汉书·独行传·谯玄》:“时数有灾异, 玄 輒陈其变。既不省纳,故久稽郎官。”
    谓以少量明器放进墓穴。《礼记·丧服小记》:“陈器之道,多陈之而省纳之可也。” 孔颖达 疏:“多陈之者,谓朋友宾客赠遗明器,多陈列之以为荣也。而省纳之可也者,虽復多陈,不可尽纳入壙,故省少纳之可也。”

  • 基本含义
    节约和收纳
  • 详细解释
    省纳是一个由两个汉字组成的成语,其中“省”意为节约,指的是节省物力、财力和人力;“纳”意为收纳,指的是接纳和容纳。合起来,省纳表示节约并收纳,引申为善于节约和善于接纳的品质。
  • 使用场景
    省纳通常用来形容一个人或一个组织在管理资源、接纳他人或解决问题时善于节约和善于容纳。它可以用于各个领域,如家庭、学校、工作场所等。
  • 故事起源
    关于省纳成语的具体故事起源尚不明确,但可以通过成语的字面意思来理解。在古代,人们非常重视节约资源和接纳他人的品质,因此出现了“省纳”这个成语。
  • 成语结构
    成语“省纳”由两个汉字组成,没有特定的结构。
  • 例句
    1. 他在家庭生活中非常懂得省纳,从不浪费任何资源。2. 这家公司在人力资源管理方面非常善于省纳,能够充分发挥每个员工的潜力。
  • 记忆技巧
    可以通过以下方法记忆“省纳”这个成语:1. 将“省纳”与节约和收纳的概念联系起来,想象一个人在节约资源的同时也善于接纳他人。2. 将“省纳”的发音与“胜那”相近,可以通过这个发音来记忆成语。
  • 延伸学习
    可以进一步学习与“省纳”相关的成语或词语,如“节约”、“节俭”、“收纳”等,以扩大对这个主题的理解。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们应该学会省纳,不浪费纸张和食物。2. 初中生:作为学生,我们要善于省纳时间,合理安排学习和娱乐。3. 高中生:大学生活中,我们要学会省纳金钱,不随意花费。4. 大学生:作为社会新鲜人,我们要善于省纳资源,为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