瞻仰
zhān yǎng
  • 拼 音:zhān yǎng
  • 注 音:ㄓㄢ ㄧㄤˇ
  • 繁体字:
  • 基本解释

    ◎ 瞻仰 zhānyǎng
    (1) [look at with reverence]∶恭敬地观看
    瞻仰遗容
    (2) [look up at]∶仰视
    瞻仰昊天

  • 近义词

    仰望、仰视、渴念、企盼、观察、视察、游览、参观、景仰、敬仰、敬佩、敬重、敬爱、热爱、向往、向慕、崇敬、仰慕

  • 反义词

    俯视、鄙视、蔑视、轻视

  • 英文翻译

    1.look at with reverence

  • 详细解释

    亦作“ 瞻卬 ”。1.仰望。《诗·大雅·云汉》:“瞻卬昊天,云如何里。” 陆德明 释文:“卬音仰,本亦作仰。”《韩诗外传》卷三:“夫山者,万民之所瞻仰也。”《后汉书·安帝纪》:“朕奉皇帝,夙夜瞻仰日月,冀望成就。” 郭沫若 《文化上的友谊竞赛》:“这个全人类所瞻仰着的新月亮,一直在以很快的速度环绕着地球,不断发出讯号。”
    (2).谓敬视。 冰心 《南归》:“此外,每天早晨合家都到殡仪馆,围立在棺外,隔着玻璃盖子,瞻仰母亲如睡的慈颜。”
    (3).仰慕;敬仰。《汉书·师丹传》:“京师识者咸以为宜復 丹 邑爵,使奉朝请,四方所瞻卬也。” 颜师古 注:“卬,读曰仰。”《北史·齐纪中·孝昭帝》:“右丞相、 长广王 湛 ,研机测化,体道居宗,人雄之望,海内瞻仰。” 唐 王维 《谒璇上人》诗:“夙从大导师,焚香此瞻仰。”
    (4).视;观览。 汉 蔡邕 《释诲》:“狂淫振荡,乃乱其情;贪夫狥财,夸者死权;瞻仰此事,体躁心烦。”

  • 基本含义
    恭敬地观看或参观,表示对尊敬或崇拜之情。
  • 详细解释
    瞻仰是一个由两个字组成的成语,第一个字“瞻”意为仰视,第二个字“仰”意为向上看。瞻仰的含义是指以敬畏之心仰视、参观或参拜,表达对尊敬或崇拜之情。
  • 使用场景
    瞻仰常用于描述对名人、先贤、圣地、文化遗址等进行参观、拜访或敬仰的情景。也可以用来形容对学术、艺术、文化等方面的崇拜或尊敬。
  • 故事起源
    瞻仰这个成语最早出现在《庄子·齐物论》中。故事说,有一天,庄子和他的弟子到山上参观名胜,庄子看到一座高山,便朝山上望去,发出了“瞻仰”的感慨。意思是说,庄子以敬畏之心仰视山的高度和伟岸,表达了对大自然的崇拜之情。
  • 成语结构
    瞻仰是一个动宾结构的成语,其中“瞻”为动词,意为仰视;“仰”为宾语,意为向上看。
  • 例句
    1. 我们在旅行中瞻仰了故宫的壮丽建筑。2. 学生们都怀着崇敬的心情瞻仰了这位著名科学家的雕像。3. 他特地前往西藏瞻仰了著名的布达拉宫。
  • 记忆技巧
    可以通过联想记忆来记忆这个成语。可以想象自己站在高山上,仰望着美丽的风景,表达对大自然的敬畏之情。
  • 延伸学习
    可以进一步学习与瞻仰相关的成语,如“仰人鼻息”、“仰人眉睫”等,来加深对这一主题的理解。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去瞻仰了我们学校的校长,他是我的榜样。2. 初中生:我希望有一天能瞻仰到著名的科学家,向他们学习。3. 高中生:我计划暑假去瞻仰一下世界文化遗产,增长见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