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肖
kè xiāo
  • 拼 音:kè xiāo
  • 注 音:ㄎㄜˋ ㄒㄧㄠ
  • 繁体字:
  • 基本解释

    (1).相似。 唐 韩愈 《平淮西碑》:“天以 唐 克肖其德,圣子神孙继继承承於千万年。” 明 宋濂 《楚石禅师六会语序》:“ 寂照 在四传之餘,復能克肖前人,诚所谓世济其美者。” 清 叶廷琯 《鸥陂渔话·刘磵香父子遗诗》:“次子 霞城 廷标 ,人品克肖其父。”
    (2).谓能继承前人。 明 李贽 《礼诵药师经毕告文》:“念此僧虽非克肖,在僧中亦无大愆。”

  • 基本含义
    指能够精确地模仿或仿效别人的样子、言谈举止。
  • 详细解释
    克肖是由“克”和“肖”两个字组成的成语。其中,“克”意为克制、克服,表示能够克服自己的个性特点,完美地模仿他人;而“肖”指肖像、样子,表示能够准确地模仿别人的外貌、言谈举止。因此,克肖意味着能够精确地模仿他人的样子、言谈举止。
  • 使用场景
    克肖常用于形容一个人能够很好地模仿他人的行为、言谈举止。它通常用于赞美那些具有模仿能力的人,特别是演员、艺术家等需要扮演不同角色的人。此外,克肖也可以用于形容一个人能够准确地模仿别人的特点或习惯。
  • 故事起源
    关于克肖的故事并不多见,但人们普遍认为这个成语源自于中国古代的戏曲表演。在古代戏曲中,演员需要通过准确的模仿来扮演不同的角色,因此,能够克肖地模仿他人的演员被认为是非常出色的。
  • 成语结构
    克肖是一个动宾短语,由动词“克”和名词“肖”组成。
  • 例句
    1. 他能够克肖地模仿明星的口音和动作,让大家捧腹大笑。2. 这位演员在戏中克肖地扮演了一个古代皇帝的形象,给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 记忆技巧
    为了记忆克肖这个成语,你可以将它拆分为两个部分,“克”和“肖”。可以将“克”想象成“克服”或“克制”,表示能够克服自己的特点;而“肖”可以想象成人的肖像,表示能够准确地模仿他人的样子。通过将这两个部分联想在一起,你可以更容易地记住这个成语的含义。
  • 延伸学习
    如果你对克肖感兴趣,你可以进一步学习相关的成语和表达,如“模仿”、“扮演”等。此外,你还可以了解更多有关中国戏曲和演艺的知识,深入了解克肖这个成语的背景和应用。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他克肖地模仿了老师的声音,让大家都以为他是老师。2. 初中生:这个小品演员克肖地扮演了一个老人的形象,非常逗人喜欢。3. 高中生:他的演技非常出色,能够克肖地模仿各种人物的特点和习惯。4. 大学生:这位演员通过克肖的表演,成功地塑造了一个复杂的角色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