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拼 音:xiè tà
- 注 音:ㄒㄧㄝ ˋ ㄊㄚˋ
- 繁体字:
-
- 基本解释
见“ 泄泄沓沓 ”。
-
- 基本含义
- 形容言辞冗长、不得要领。
-
- 详细解释
- 泄:流露;泄露。泓:水满。满流之水泄出,引申为言辞冗长、不得要领。形容说话或写文章时,语言冗长、结构松散,不简洁明了。
-
- 使用场景
- 常用于批评或讽刺他人的言辞冗长、不得要领,也可用于自嘲或自我批评。
-
- 故事起源
- 《左传·隐公四年》中有“泄泓之言”的记载。古代有个人叫泄泓,他是一个非常罗嗦的人,讲话总是冗长而不得要领。因此,后人用“泄泓之言”来形容言辞冗长、不得要领的情况。
-
- 成语结构
- 形容词+名词
-
- 例句
- 1. 他的演讲太泄沓了,听得我昏昏欲睡。2. 这篇文章写得泄沓,根本无法理解作者的观点。
-
- 记忆技巧
- 将“泄沓”拆分为“泄”和“泓”,可以联想到水流满的意象,进而理解为言辞冗长、松散的含义。
-
- 延伸学习
- 可以学习其他类似含义的成语,如“冗长”、“废话连篇”等,以丰富语言表达的能力。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小学生:他的作文写得很泄沓,老师批评了他。初中生:他的演讲太泄沓了,观众听得不耐烦。高中生:这篇论文写得泄沓,导致读者无法理解作者的观点。大学生及以上:他的演讲一直泄沓不堪,完全没有重点和逻辑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