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宜
jī yí
  • 拼 音:jī yí
  • 注 音:ㄐㄧ ㄧˊ
  • 繁体字:
  • 基本解释

    ◎ 机宜 jīyí
    (1) [guidelines; principle of act]∶依据当时情况处理事务的方针、办法等
    面授机宜
    (2) [reason]∶指事理

  • 英文翻译

    1.principles of action

  • 详细解释

    (1).事理;时宜。 三国 魏 嵇康 《与山巨源绝交书》:“吾不如 嗣宗 之贤,而有慢弛之闕,又不识人情,闇於机宜。” 唐 韩愈 《与鄂州柳中丞书》:“其所以服人心,在行事适机宜,而风采可畏爱故也。”《清史稿·兵志十一》:“大学士 荣禄 议令产煤铁各省,咸从速开采……所言切中机宜,亟应筹办。”
    (2).依据客观情势所采取的对策。 唐 白居易 《论行营状》:“若攻战机宜,非臣所习,而军国利害,虽愚亦知。” 清 唐孙华 《进呈御览诗一百韵》:“机宜难远度,神略决亲行。” 张天翼 《混世魔王》:“开了一个秘密会议,他面授了一些机宜。”
    (3).机密,机要。 宋 范仲淹 《举张方平充经略掌书记状》:“其应答诸路文字,动涉机宜,日不暇给。” 明 叶盛 《水东日记·内阁机宜不密》:“ 文渊阁 宥密之地,外臣非公事不能至,廷陛机宜,无敢泄者。” 清 昭槤 《啸亭续录·批本处》:“故机宜慎密,从无敢迟滞删改者。”
    (4).机会。《明史·胡美传》:“今总大军攻围城邑,必择便宜可否为进退,无失机宜。” 清 孔尚任 《桃花扇·抚兵》:“只可恨督师无人,机宜错过。” 郭沫若 《棠棣之花》第二幕:“人手多了,反会坐失机宜。”

  • 基本含义
    指根据情况变化而灵活应对,适时采取行动或策略。
  • 详细解释
    机宜是一个由两个汉字组成的成语,第一个字“机”表示情况、变化,第二个字“宜”表示适宜、适当。机宜的基本含义是根据具体情况灵活应对,不拘泥于一成不变的做法,而是根据需要采取行动或策略。
  • 使用场景
    机宜常用于形容在特定情况下灵活应对的能力或策略。它可以用于描述人们在工作、学习、生活等方面根据具体情况灵活变通,适时采取行动或策略的能力。比如,一个领导在处理复杂的问题时能够根据具体情况灵活应对,就可以说他有机宜之才。
  • 故事起源
    机宜最早出现在《史记·项羽本纪》中。当时,项羽与刘邦争夺天下,刘邦派人给项羽送去了一封信,信中说刘邦愿意归还给项羽他们之间的领地,只要项羽放弃争夺天下。项羽读完信后,他的部下建议他接受刘邦的提议,但项羽却说:“机宜不可泄漏。”他认为刘邦的提议可能是一个陷阱,只有继续争夺天下才能保证自己的安全。从此,机宜成为了一个常用的成语,用来形容灵活应对、适时采取行动或策略的能力。
  • 成语结构
    机宜是一个由两个汉字组成的成语,没有特定的结构。
  • 例句
    1. 面对突发状况,我们需要有机宜应对的能力。2. 在工作中,我们应该灵活运用机宜,不拘泥于一成不变的做法。
  • 记忆技巧
    可以将机宜的“机”字理解为变化、情况的意思,将“宜”字理解为适宜、适当的意思。通过理解成语的基本含义,并结合故事起源,可以帮助记忆这个成语的意思和用法。
  • 延伸学习
    了解更多关于成语的故事起源和用法,可以通过阅读成语典籍、参考成语词典或在互联网上搜索相关资料。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老师告诉我们,做作业要机宜,根据不同的题目选用不同的方法。2. 初中生:在参加比赛时,我们要根据对手的情况灵活应对,这就是机宜的表现。3. 高中生:在备考期间,要根据自己的情况和学科特点制定合适的学习计划,这就是机宜之道。4. 大学生:在面对就业压力时,我们要根据市场需求和自身条件灵活调整求职策略,适时采取行动,这是机宜的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