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拼 音:sūn hóu zi
- 注 音:ㄙㄨㄣ ㄏㄡˊ ˙ㄗㄧ
- 繁体字:
-
- 基本解释
孙悟空 的俗称。详“ 孙悟空 ”。
-
- 基本含义
- 指顽皮、调皮捣蛋的人。
-
- 详细解释
- 孙猴子是中国古代神话小说《西游记》中的主要角色之一,他是一只聪明机智、调皮捣蛋的猴子。因此,“孙猴子”这个成语用来形容人调皮捣蛋、顽皮淘气的行为。
-
- 使用场景
- 孙猴子这个成语常用于形容小孩子或者有些顽皮、调皮的人。可以用来形容朋友、同事、或者孩子的行为,有时也可以用来自嘲。
-
- 故事起源
- 《西游记》是中国古代四大名著之一,讲述了唐僧师徒四人西天取经的故事。孙猴子是唐僧的第一个徒弟,他聪明机智,但也爱捣蛋。他的形象深入人心,成为了中国文化中的经典角色。
-
- 成语结构
- 主体是“孙猴子”,用来形容人的行为;句子结构简单明了。
-
- 例句
- 1. 这个小孩真是个孙猴子,整天调皮捣蛋。2. 我们公司的孙猴子,总是喜欢恶作剧。
-
-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联想孙猴子的形象,想象一个顽皮、调皮的猴子在捣蛋,以此帮助记忆。
-
- 延伸学习
- 了解更多关于《西游记》的故事,可以深入了解孙猴子这个角色在中国文化中的重要地位。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弟弟真是个孙猴子,整天乱跑乱跳。2. 初中生:那个同学真是个孙猴子,老师讲课他总是捣乱。3. 高中生:这个班上的孙猴子,总是搞笑逗大家开心。4. 大学生:宿舍的孙猴子,整天想些奇怪的点子来逗大家玩。5. 成年人:我家的小孩就是个孙猴子,不听话,总是闹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