婉娈
wǎn luán
  • 拼 音:wǎn luán
  • 注 音:ㄨㄢˇ ㄌㄨㄢˊ
  • 繁体字:
  • 基本解释

    ◎ 婉娈 wǎnluán
    (1) [graceful]∶年少美貌
    婉娈的舞姿
    (2) [be sentimentally attached to]∶眷恋
    婉娈徘徊
    (3) [profund and sincere]∶深挚
    恩情婉娈

  • 详细解释

    亦作“ 婉恋 ”。1.美貌。《诗·齐风·甫田》:“婉兮孌兮,总角丱兮。” 郑玄 笺:“婉孌,少好貌。” 唐 陈子昂 《清河张氏墓志铭》:“失其窈窕之秀,婉孌之姿,贞节峻於寒松,韶仪丽於温玉。” 清 陈维崧 《调笑令·咏古》词:“宛转,羞相见,月白风清人婉孌。” 叶圣陶 《隔膜·一课》:“那些同伴极和气的样子,穿了灰白色的舞衣,做各种婉娈优美的舞蹈。”
    (2).借指美女。 清 钮琇 《觚賸·粟儿》:“而一遇婉孌,其倾倒繾綣如此。” 清 无名氏 《帝城花样·琵琶庆传》:“年过不惑,而韶颜穉态,犹似婉孌。”
    (3).柔顺;柔媚。 汉 蔡邕 《太傅安乐侯胡公夫人灵表》:“契阔中馈,婉恋供养。” 唐 陈鸿 《长恨歌传》:“﹝贵妃﹞由是冶其容,敏其词,婉孌万态,以中上意。” 宋 秦观 《与苏公先生简》:“某鄙陋,不能脂韦婉孌,乖世俗之所好。”
    (4).缠绵;缱绻。 晋 陆机 《于承明作与士龙》诗:“婉孌居人思,紆鬱游子情。” 唐 蒋防 《霍小玉传》:“自尔婉孌相得,若翡翠之在云路也。” 五代 王定保 《唐摭言·怨怒》:“数游 魏十四 华馆,频诣 武七 芳筵,婉孌心期,绸繆讌语,应接无暇。” 苏曼殊 《断鸿零雁记》第十八章:“奚事一逢彼姝,遽加余以尔许缠绵婉恋,累余蝨身於情网之中,负己负人,无有是处耶?”
    (5).依恋貌。 晋 陆机 《汉高祖功臣颂》:“ 卢綰 自微,婉孌我皇。” 南朝 梁 江淹 《思北归赋》:“夫以雄才不世之主,犹储精於 沛 乡;奇略独出之君,尚婉恋於 樊阳 。” 清 沉德潜 《说诗晬语》卷上:“《离骚》者,《诗》之苗裔也……读其词,审其言,如赤子婉恋於父母侧而不忍去。”
    (6).委婉含蓄。 唐 殷璠 《河岳英灵集·崔国辅》:“ 国辅 诗,婉孌清楚,深宜调味。” 明 陆时雍 《<诗镜>总论》:“诗有六义,《颂》简而奥,夐哉尚矣;《大雅》宏远,非 周 人莫为;《小雅》婉孌,能或庶几。”

  • 基本含义
    形容女子姿态柔美、动作优雅。
  • 详细解释
    婉娈一词用于形容女子的姿态、举止、言谈等方面,意为柔美、优雅。它强调了女性的温柔和优雅,通常用来形容女子的举止得体、仪态优雅。
  • 使用场景
    婉娈一词常用于赞美女性的美丽、温柔和优雅。它可以用来形容女子的外表、仪态、言谈举止等方面。例如,在形容一个女子的举止优雅时,可以说她婉娈如玉,或者形容一个女子的言谈得体,可以说她婉娈动人。
  • 故事起源
    婉娈一词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的诗词中。在古代文人墨客的笔下,婉娈常常被用来形容女子的美丽和温柔。这个词语的起源虽然没有明确的故事,但在古代文学作品中的使用已经使得它成为了一个常用的形容词。
  • 成语结构
    婉娈是一个形容词,可以用来形容女子的姿态、举止等方面。
  • 例句
    1. 她走路的姿态婉娈动人。2. 她的仪态婉娈如玉,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 记忆技巧
    可以通过以下方法记忆“婉娈”这个成语:1. 将婉娈的发音与“万万”进行联想,想象一个女子的姿态和举止优雅到了万万人心中。2. 将婉娈的字形与女子的优雅形象进行联想,想象一个女子柔美的身姿和优雅的举止。
  • 延伸学习
    如果你对婉娈这个成语感兴趣,可以进一步学习相关的成语和词语,例如“风华绝代”、“举止大方”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她的舞姿婉娈动人,像一只优雅的天鹅。2. 初中生:她的仪态婉娈如玉,给人一种高雅的感觉。3. 高中生:她走路的姿态婉娈动人,吸引了周围人的目光。4. 大学生:她的言谈举止婉娈得体,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