猗兰
yī lán
  • 拼 音:yī lán
  • 注 音:ㄧ ㄌㄢˊ
  • 繁体字:
  • 基本解释

    (1). 汉 殿名。相传 汉武帝 诞生前,父 景帝 梦赤彘从云中而下,入 崇兰阁 ,因改阁名为 猗兰殿 。后 武帝 生于此殿。见旧题 汉 郭宪 《洞冥记》。 唐 杨炯 《幽兰赋》:“ 楚襄王 兰臺 之宫,零落无丛, 汉武帝 猗兰 之殿,荒凉几变。”借指帝业。 唐 杜甫 《冬日洛城北谒玄元皇帝庙》诗:“仙李蟠根大, 猗兰 奕叶光。” 杨伦 笺注:“《汉武故事》:‘帝以七月七日旦,生於 猗兰殿 。’”
    (2).古琴曲《猗兰操》的省称。 明 王守仁 《龙潭夜坐》诗:“临流欲写《猗兰》意, 江 北 江 南无限情。” 明 徐霖 《绣襦记·试马调琴》:“再弹一曲《猗兰》如何?”参见“ 猗兰操 ”。
    (3).喻情操高洁之士。 清 杜岕 《将之吴门述怀呈荔轩》诗:“书此誌远游,取琴重为弹。皪哉匡时略,谅弗弃猗兰。” 清 刘献廷 《感兴》诗之一:“长松萎空山,猗兰秀空谷。”

  • 基本含义
    形容美丽动人的样子或者事物
  • 详细解释
    猗兰是一个古代的地名,据说那里的花草美丽动人。后来,人们用“猗兰”来形容美丽的样子或者事物。
  • 使用场景
    猗兰多用于形容女子的美丽,也可用于形容自然景色或其他美好的事物。
  • 故事起源
    关于猗兰成语的故事并不多见,但可以通过了解猗兰的地理背景来理解成语的来源。猗兰是中国古代的一个地名,位于今天的山西省临汾市。猗兰地区盛产美丽的花草,因此被人们称为“猗兰之国”。后来,人们将猗兰与美丽联系在一起,形成了成语“猗兰”。
  • 成语结构
    猗兰是一个形容词,常常与“如”、“似”等词语连用,表示某人或某物像猗兰一样美丽。
  • 例句
    1. 她的笑容犹如猗兰一般,美丽动人。2. 这幅画描绘的山水景色美得像猗兰一样。
  • 记忆技巧
    可以将“猗兰”与“美丽”联系起来,想象猗兰地区的花草盛开,来记忆这个成语的意思。
  • 延伸学习
    如果你对中国的地理和历史感兴趣,可以了解更多关于猗兰地区的信息,以及猗兰成语在古代文学中的应用。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春天里,花儿像猗兰一样美丽。2. 初中生:她的笑容犹如猗兰,让人心情愉悦。3. 高中生:这幅画的色彩斑斓,美得像猗兰一样。4. 大学生:他的音乐才华犹如猗兰,令人陶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