恤养
xù yǎng
  • 拼 音:xù yǎng
  • 注 音:ㄒㄩˋ ㄧㄤˇ
  • 繁体字:
  • 基本解释

    抚养。 晋 潘岳 《杨仲武诔》:“恤养幼孤,以保乂夫家,而免诸艰难。” 宋 梅尧臣 《送王道粹学士知亳州》诗:“朝廷急恤养,选守莫与宜。” 康有为 《大同书》乙部第四章:“贫民归公政府恤养。”
    犹抚养。《宋书·宣帝纪》:“宜加卹养,答其诚心。” 唐 袁郊 《甘泽谣·红线》:“乃募军中武勇十倍者得三千人,号外宅男,而厚卹养之。” 宋 欧阳修 《故霸州文安县主簿苏君墓志铭》:“死则卹养其孤。”

  • 基本含义
    关心照顾,体恤养育。
  • 详细解释
    恤养是一个由两个汉字组成的成语,分别是“恤”和“养”。其中,“恤”表示关心、照顾,体恤他人的困苦和痛苦;“养”表示养育、照料,给予人们生活上的帮助和照顾。恤养这个成语的含义是指关心照顾他人,体恤他人的痛苦和困难,给予他们帮助和照顾。
  • 使用场景
    恤养这个成语可以用于描述人们关心照顾他人,体恤他人的困苦和痛苦的行为。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以用恤养来形容一个人对他人的关怀和照顾,例如在照顾老人、帮助弱势群体、关心朋友的困难等情境下。
  • 故事起源
    恤养这个成语的故事起源于《左传·哀公十二年》。故事中,晋国的哀公去世后,他的儿子和弟弟争夺王位,最终弟弟胜出,成为晋国的新国君。新国君非常关心照顾哀公的儿子,体恤他们的困苦和痛苦,给予他们帮助和照顾,因此人们用“恤养”来形容这种关心照顾他人的行为。
  • 成语结构
    恤养是一个由两个汉字组成的成语,其中,“恤”是动词,“养”是动词的宾语。
  • 例句
    1. 他一直恤养着那些贫困的孩子,给予他们帮助和关怀。2. 她对待每一个学生都很恤养,关心照顾他们的学习和生活。
  • 记忆技巧
    可以通过将“恤”字和“养”字的意思进行联想来记忆这个成语。恤可以理解为关心、照顾,而养可以理解为养育、照料。将恤和养结合起来,就是关心照顾他人,体恤他人的困苦和痛苦的意思。
  • 延伸学习
    可以通过查阅相关的诗词、散文和小说来进一步了解恤养这个成语的使用情境和意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老师常常恤养我们,帮助我们解决学习上的困难。2. 初中生:父母对我们的恤养让我们感到温暖和安心。3. 高中生:作为学长学姐,我们要恤养新生,帮助他们适应大学生活。4. 大学生:在社区志愿活动中,我们应该恤养老人和孤寡老人,关心他们的生活和健康。5. 成年人:在工作中,我们应该恤养同事,互相帮助,共同完成工作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