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鸡
zhú jī
  • 拼 音:zhú jī
  • 注 音:ㄓㄨˊ ㄐㄧ
  • 繁体字:
  • 基本解释

    亦作“ 竹鷄 ”。鸟名。形似鹧鸪而小,上体橄榄褐色,胸部棕色多斑。多生活在竹林里。 唐 章碣 《寄友人》诗:“竹里竹鸡眠蘚石,溪头鸂鶒踏金沙。” 宋 叶适 《无相寺道中》诗:“竹鷄露啄堪幽伴,芦菔风乾待岁除。” 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禽二·竹鸡》:“竹鷄生 江 南 川广 ,处处有之,多居竹林。形比鷓鴣差小,褐色多斑,赤文。其性好啼,见其儔必鬭,捕者以媒诱其鬭,因而网之。” 周立波 《山乡巨变》上一:“路那边山上的刺蓬里,扑扑地飞起一只麻灰色肥大的竹鸡。”

  • 英文翻译

    1.bamboo partridge

  • 基本含义
    指人在外表上装得像样,实际上没有真才实学或者没有真本事。
  • 详细解释
    竹鸡一词源自于中国的传统文化,竹鸡是一种外形酷似真正的鸡的竹制玩具。竹鸡外表精致,但没有鸣叫声和真正的生命力。因此,竹鸡成语用来形容那些表面上看起来很有本事,但实际上没有真正能力或者才华的人。
  • 使用场景
    这个成语可以用来形容那些虚有其表、自吹自擂的人,尤其是那些在工作或学习中表现出一副高人一等的样子,但实际上缺乏实际能力或者知识。
  • 故事起源
    竹鸡一词最早出现在《史记·李斯列传》中。李斯是中国古代的一位重要政治家和军事家,他非常善于自夸和吹嘘自己的才能。有一次,李斯在一次宴会上,自称自己有一只竹鸡,声音非常响亮。大家都好奇地询问他竹鸡的来历,结果李斯却说竹鸡已经飞走了。这个故事成为了竹鸡成语的起源。
  • 成语结构
    主语+像样+实际上没有真才实学或者没有真本事
  • 例句
    1. 他看起来很牛,但实际上是个竹鸡。2. 别被他的外表所迷惑,他只是个装得像样的竹鸡而已。
  • 记忆技巧
    可以将“竹鸡”形象化地记忆为一个外表精致但没有实际能力的玩具鸡。你可以想象一个装饰华丽的玩具鸡,但当你按下它时,却没有任何声音或者动作。这样的形象可以帮助你记忆这个成语的含义。
  • 延伸学习
    如果你对中国的传统文化和成语感兴趣,可以进一步学习其他有趣的成语和它们的故事。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他看起来很厉害,但实际上是个竹鸡,什么都不会。2. 初中生:他总是自夸自己多么聪明,但他只是个竹鸡,没有真正的才华。3. 高中生:那个学生表面上看起来很优秀,但实际上是个竹鸡,没有真正的知识和能力。4. 大学生:在面试中,他装得像样,但实际上是个竹鸡,没有真正的实践经验和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