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词语
拼音:
拼音:
注 音:
繁体字:
铛铛车时隔40余年重回北京前门大街
铛铛(diāngdangr)车是老北京(北平)对有轨电车的称呼。因为它的车头挂了一只铜铃铛,司机只要一踩脚下的踏板,铃铛便会发出“铛铛”的声响,提醒行人闪避车辆。这也算是北京第一代现代化交通工具。1966年,前门有轨电车停运。2009年1月1日,改造后的新前门大街按照计划铺设了有轨电车的铁轨,使消失了50年之久的“铛铛车”重新开通。
历史上,北京的第一条有轨电车于1924年12月17日在前门正式通车。当时,共有10辆有轨电车往返于前门至西直门之间。因为电车顶上的接线设备和电车行驶中发出的声音,老百姓也把有轨电车叫“摩电车”或“铛铛车”。前门有轨电车最早采用法国样式,之后也用过日式和国产电车。1966年5月6日,随着从北京体育馆驶向永定门火车站的最后一条有轨线路的停驶,运行北京长达42年的有轨电车终于完成了它的历史使命。
一、多灾多难的开端
其实,北京完全可以成为中国第一个拥有有轨电车的城市,而铛铛车多灾多难的命运也正是从刚刚冒头的那一刻开始的。伴随着1897年北京马家堡火车站的建成,1899年德国西门子公司从这里向永定门修建了一段有轨电车线网及轨道,甚至连有轨电车都已经配备到位。然而,没等它见到20世纪的曙光,1900年,义和团的斧头便砸向了这段刚刚落成的网轨。顷刻间,中国第一批现代化有轨电车荡然无存。
之后,几经挫折,中国第一批有轨电车的通车运营终于在1906年被天津抢了先,以后几年,上海、大连的有轨线路也纷纷竣工运营。直到1924年12月17日,历经多方举步维艰,绕过商户闹事,躲过人力车夫抗议,克服多少坎坷与干扰,北京终于也迎来了有轨电车隆重的通车典礼。典礼举行的地点正是在前门。
开通之初,10辆“现代化”的“庞然大物”,整日里叮叮当当地穿行于北京城内,对于汽车都没见过几辆的老百姓实在是个新鲜事。相对于人们早已习以为常的人力车、畜力车,有轨电车毕竟载客多、速度快,一时间影响到原本就很艰难的人力车夫的生意。北京的人力车夫终于爆发了以工会为组织的示威大游行。这些就快不能养家糊口的人们或毁钢轨掘道岔,或拆站亭砸机车,或在电车两线之间抛铅丝造成短路,或把送电线路的隔电瓷瓶当做靶子……本来线路就少、车况就差的有轨电车哪里经得起这样的损毁与折腾,几次下来,电车公司“元气”大伤,而最终受到影响的还是乘客。有打油诗道:“站头等车二三时,两眼望穿脖梗直。为省金钱六七角,如似婴儿盼奶吃。”这首诗正是当时等车的真实写照。
二、铃铛声响
1924年12月,北京开通了前门到西直门的1路有轨电车,共设14站,全长7公里,配车10辆。这是北京第一条供城市居民乘坐的公交线路,在往后的时间里,一直到解放前,北京的有轨电车线路发展到7条,车的保有量达到103辆。有轨电车作为当时的新生事物和先进交通工具,对旧北京的经济、文化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对市民生活条件的改善和生活方式的改变也产生了积极的影响。京城百姓出门办事都喜欢乘坐有轨电车,并亲切地称其为“铛铛车”。因车一开起来,司机脚下就会踩着一个铃铛,发出叮叮铛铛的响声。有些车的铃铛挂在司机的头上方,一有情况,司机就用手摇动铃铛,清脆的铃声大老远就能听见。“铛铛车”特有的隆隆的“磨电”声和悦耳的叮当声,至今让老北京人十分怀念。
按照电车公司最初设计,机车、拖车的车身在国内制造,由裕信营造厂承办,车盘是向法国公司购买。车身与车盘在国内组装,这些电车从1924年陆续投入使用。北京有轨电车使用的法国车辆型号是标准21E型,机车车身长9.42米,宽2.1米,高3.17米,标准定员52人,2轴4轮,制动方式为手闸。拖车车身长8米,宽2.1米,高3.06米,标准定员47人。这种车型从1924年起,到1950年底,始终是北京有轨电车的主要车型。不过当时有轨电车司机驾驶方法和现在可不一样,他们那时要站着驾驶,一天下来腿都不会打弯儿了。
这些电车虽然是从法国引进,但型号落后,质量低劣,使用十分不方便,且极易损坏,比如车门夏季用铁栅门,冬季用双折木门,乘客稍挤就关不上了。最初,有轨电车车身为木制结构,座椅是一块木板,简陋又不舒适。民国二十九年,对车辆改良,座椅改用漆布,椅子中间用旧棉及滑秸等做椅垫,并将原装的藤拉手改为皮条及化学磁圈,车内外增加电灯照明。
“铛铛”车基本上都是穿越城市最繁华地区,所以“铛铛”车的开通,还引起一件大事,由于“铛铛”车所过之处要铺设铁轨,架设电线,有轨电车运行线路要经过繁华的东单牌楼和西单牌楼时,由于这两座牌楼年久失修,势将倾毁,与电车工程之间有殊多窒碍,电车公司就以安全为由,1923年要求拆除东、西单牌楼。获得批准后,于1923年7月拆卸东单牌楼,10月拆卸西单牌楼。本打算拆后改建,没想到拆时容易,建时难。最后竟以此处为交通要冲,车马日繁,无重建牌楼之必要而不了了之。重建牌楼的资金,也被电车公司用于购置车辆了。
三、第一代现代化交通工具
1921年,北洋政府组建电车公司。经过三年的施工,第一条有轨电车线路于1924年12月18日正式开通。这条路线从西直门经新街口――西四――西单――天安门到前门。全长约9公里。后延长到天桥。
这趟电车开通时曾遭到众多人力车夫的抵制,经过一番波折才得以平息。以后又陆续开通了几条有轨电车。为了方便不认字的市民乘车。那时的路牌分别使用不同的颜色。最先开通的1路是红牌。以后陆续开通的二路(黄牌)从天桥,前门,东单,东四至北新桥。三路(蓝牌)从东四,东单,中山公园,西单至西四。四路(白牌)从北新桥,地安门至太平仓。五路(绿牌)从宣武门,中山公园至崇文门。六路(黑牌)从崇文门,瓷器口,水道子,过街楼,珠市口,虎坊桥,至和平门(后改至菜市口)。车辆最多时超过100辆。
虽然当时电车行驶的速度只有15至20公里,但比起马车还是快的多。有轨电车的出现,开始了北京公共交通向现代化迈进的历史。
四、老太太上电车——你先别吹!
当时哈德门(崇文门)至菜市口的6路是单轨,只在每个车站设双轨,供两车相会时错车用,但弄不好就会发生令人啼笑皆非的“顶牛”场面。水道子至桥湾之间有一小段弯路,司机不易看到对面的来车,故两车在同一轨道上相遇的情况时有发生。若遇到此种情况,两车司机赶紧刹住车,相视一笑,然后距站较近的那辆车再倒回车站去。好在有轨电车两头都有启动装置,前进与后退都是一样的。后退的车停在车站一侧轨道上,等对面的车进站后,再各自开出。乘客们此时不免善意地埋怨司机几句:“得!又顶牛啦!”“在站上等着错车不就得啦!这可好,都耽误啦!”司机倒也宽宏大量,不言不语,任由人们褒贬,依旧心平气和地开着车。
那时北京流行一句歇后语叫“老太太上电车———你先别吹!”其意乃讽刺爱“吹牛皮”者。此句的由来是有轨电车售票员的脖子上挂一铜哨,车每到一站停下,待乘客上完车,售票员则吹哨通知司机起行。但有时遇到乘客已上完车,却有位老太太从后面赶来,她跑不快,又怕车不等她,于是边赶边招呼售票员先别吹哨。
五、售票员的喊声
车上的服务员,如:司机、售票员,有的还上来查票员,可没有女性,都是男性。身穿蓝布制服,头戴蓝色加沿帽子。机车上两个售票员,拖车上一个售票员。机车有前后车,拖车中间一个门。机车是后门上前门下,拖车是先下后上,秩序井然。其余各路都是一个机车。
售票员在肩头上挎一个黄色皮袋子。铜元、铜元票、毛票都放在里边。他们卖的车票,各段有各段的颜色,放在票板上,和现在一个样,用红蓝铜笔一画,交给乘客。
坐铛铛车,车来就上。不久售票员便会到你面前,拿钱卖票。不管多挤的电车,卖票的挎个大钱兜子,总在人群里挤来挤去。没有现在公车的服务员舒服,坐着卖票。电车的车场,南场在崇文门外磁器口东。过去此地比较空旷,自从电车设场在此,也逐渐兴旺起来,北场在西直门大街路北。从前电车上的售票员不但能说,而且有礼貌,态度也好。有上年岁的老头儿、老太太,他马上搀上一把,扶到车上:“哪位?让个座儿,给老者坐?岁数大的人,站不住啊!”每到一站,售票员老早就喊:“王府井!灯市口!”每站开车前:“还有下的没有?灯市口!”假若是外地人来,坐铛铛车,若对售票员说:“我要到前门大街下车,我没来过,到站,请劳驾告诉我。”等到前门站的时候,售票员会告诉他:“前门到啦!刚才那位,下车吧!”
从前的电车上,很少乘客都挤在门口儿,让里边空着许多,是售票员随时维持车里秩序。每一路车在机车前上顶都有个木牌标明哪一路,在司机上面有一块一尺多长、四寸宽的玻璃小阁,如第二路向北开,标有北新桥三个字,如开往天桥,司机举手一摇就摇天桥两个字,回场车有回场两字。每天早晨五点半出场,下午晚间十点半以后回司机和售票员都很艰苦,每天早班在夜间二三点就得步行到场,回厂后步行回家。那时是没有接送员工上下班的班车。
查票员又称稽查员。高级查票员是毛料制服,袖口分等级,有一道或二三道红线。在车开行时候,中途上来查票。
六、时代的变迁
旧北京的电车是私营,名为北平电车股份有限公司。“七七事变”后,在敌伪统治下,由于物价上涨,电车公司入不敷出,车辆损毁,无力修理,车辆也已陈旧。伪北京市政府曾贷款救济,由日本购进机车数辆。
抗战胜利后,在国民党统治的三年中,官兵坐车不买票,物价飞涨。电车公司员工无法开支,靠向银行贷款维持。车辆老旧,无力修复。直到1948年,全市电车日出车仅有几辆,而且拥挤不堪。老幼妇孺很难挤上,青年人都从窗口进入。拖车后边有人,车顶也有人。这时电车公司,就要倒闭了。
解放后,北京市政府开始恢复市区交通,召回离场员工,日夜抢修车辆。电车公司恢复了新貌,日出车达百辆,并把第二路由北新桥延长到东直门。修造厂工程师们对以前进口的8轮车进行分析,取其所长,设计成功52式8轮有轨电车。这种车与法国车的不同之处是车身更长,为12米,宽和高也有所增加,标准定员数也增加至70人。司机是坐姿驾驶。这种型号电车行车更平稳,震动小,有6个车门,一级踏步低,乘客上下方便。
有轨电车最初时车身是棕色的,从民国二十五年开始,逐步将车身改为绿色。解放后,除8轮有轨电车外,其他的车身均改为下半部棕色,上半部米黄色。新研制成功的52式8轮有轨电车的车身颜色则是上部为米黄色,下部为深红色,颜色鲜艳的有轨电车伴随着“铛铛”的声音,穿梭在城市间,形成了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1950年3月6日,根据苏联专家的建议,北京开辟真正的环路车,左右环对开,左环:由平安里经西单、东单、北新桥、地安门返平安里,右环方向相反。
环路车1959年3月10日停驶。1956年7月10日为配合迎接新中国成立10周年的建设工程,新开辟第八路,由西直门经西四、西单、司法部街、前门、天桥一巷、红桥至北京体育馆,第八路1958年10月4日停驶。
由于都市建设发展的需要,市内有轨电车更换了无轨电车,铛铛车的铃声从此便消失了很长一段时间。
七、重回前门大街
奥运会前夕,北京市对前门大街进行了大规模的修缮,再现了上世纪30年代老北平前门大街鼎盛时期的风貌。除了恢复有轨电车之外,正阳桥五牌楼依照文字和历史照片记载在原址上进行了原貌复建,大街两侧的很多老字号正在恢复历史上由状元或者皇帝提的牌匾。同时,九尺宽的白石御道也再现前门大街中央。
如今的铛铛车复原了老式电车的结构形式,一次充电空载可运行16公里,循环充放电次数可达5万次以上,同时也告别了车上长长的“辫子”,也不用再载杆拉线,而现留存车身上方的两条短“辫子”是装饰性的遗存。
新铛铛车还采用了多项人性化的设计,比如为了方便乘客乘车时收看新闻、时事,安装了移动电视;为了方便残疾人上下车,加装了轮椅渡板,设置了残疾人席和残疾人扶手;为了降低车内噪音,地板采用了新型环保材料-泡沫铝地板。
现在这两辆车的名字分别叫“前门一号”和“前门二号”。在全长840米的轨道行驶单程不到10分钟。启动后设珠市口站,在月亮湾处两条“八”字型轨道分别向东西转弯,是专门维修用的轨道,轨道采用了树脂固定技术。现在电车未在珠市口站停车,每次运行只走全程,中途不停车。
目前,北京有资格驾驶此车者只有7人,两位为交警部门教官,5位为天街公司驾驶员。车票价定为20元人民币。经区政府批准,0号车票由崇文区档案馆收存,1号票由前门历史博物馆收存,启动之日售票从2号票开始。铛铛车运营的时间为早9时至晚10时,冬季至晚9时。
八、铛铛车的北京音
在老北京居民的嘴里,有轨电车被称为铛铛车,发音为“diangdiang”,尾缀是北京土话的儿化音。因为老北京的街道狭窄,有轨电车又多在繁华商市区行驶,轨道上有时经常有身挑肩扛的人占道走路,站立驾车的司机,不断地用脚底踩动铃铛,发出铛铛声,以提醒行人和其他车辆避让。铜铃的响声就如同当今的汽车喇叭的作用。老百姓以声取意,众口一词,终至约定俗成,相沿成习,便用铛铛车当做有轨电车的代名词了。所以1936年出版的《国语词典》中,专门列出“铛铛车儿”词条,正式的解释即“电车之俗称”;1985年出版的《北京方言词典》里,也还保留了这个词条和释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