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仪
chéng yí
  • 拼 音:chéng yí
  • 注 音:ㄔㄥˊ ㄧˊ
  • 繁体字:
  • 基本解释

    亦称“ 程敬 ”。旧时赠送旅行者的财礼。《警世通言·苏知县罗衫再合》:“﹝ 高知县 ﹞便分付门子,於库房取书仪十两,送与 苏雨 为程敬。”《警世通言·钝秀才一朝交泰》:“ 曹公 见其衣衫不整,心下不悦,又知是 王振 的仇家,不敢招架,送下小小程仪,就辞了。”《儒林外史》第四一回:“又称了四两银子,封做程仪。”《儿女英雄传》第二十回:“他不受我的那一万银?送他作个程仪,难道他还不受不成?” 鲁迅 《伪自由书·王道诗话》:“ 胡博士 到 长沙 去演讲一次, 何将军 就送了五千元程仪,价钱不算小。”

  • 基本含义
    程仪是指一个人的行为举止端庄恪守礼法,不轻易放纵自己。
  • 详细解释
    程仪源自《韩非子·内储说左上》,原意是指一个人在举止言谈中恪守礼法,不放纵自己的欲望和情感。程仪强调了个人修养和道德品质的重要性,要求人们在日常生活中保持自律和谦逊。
  • 使用场景
    程仪常用于形容一个人的言行举止得体、有礼貌,不轻易放纵自己的情感和欲望。可以用来形容一个人在社交场合中的表现,也可以用来表达对他人修养和品德的赞赏。
  • 故事起源
    程仪的故事起源于战国时期的韩非子,他在《内储说左上》一文中提到:“程仪有言,曰:‘君子之于礼也,犹冰之于水也。’”这段话意味着一个君子对待礼法的态度应该像水中的冰一样冷静,不被外界的诱惑和欲望所动摇。
  • 成语结构
    程仪是一个由两个字组成的成语,程仪的结构简洁明了。
  • 例句
    1. 他的举止言谈总是那么程仪,给人留下了很好的印象。2. 他是一个非常程仪的人,不会轻易放纵自己的情感和欲望。
  • 记忆技巧
    可以通过与“程”字的发音相近的“成”字联想,来记忆“程仪”的意思。同时,可以将“仪”字与礼仪相关联,表示一个人的行为举止得体恪守礼法。
  • 延伸学习
    可以进一步学习与礼仪相关的成语和词语,如“仪态万方”、“仪表堂堂”等,以加深对礼仪和修养的理解。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他是班级里最程仪的同学,经常帮助别人,从不说坏话。2. 初中生:在学校的开放日里,他的程仪举止给家长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3. 高中生:作为学校的代表,他在演讲比赛中展现了自己的程仪风采,赢得了观众的赞赏。4. 大学生:他在面试中表现得非常程仪,给用人单位留下了良好的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