滋息
zī xī
  • 拼 音:zī xī
  • 注 音:ㄗㄧ ㄒㄧ
  • 繁体字:
  • 基本解释

    繁殖;增生。《孔丛子·陈士义》:“於是乃适 西河 ,大畜牛羊于 猗氏 之南,十年之间,其滋息不可计。”《三国志·魏志·王郎传》:“国无怨旷,户口滋息,民充兵彊。” 唐 吴兢 《贞观政要·安边》:“且今降者几至十万,数年之后,滋息过倍。”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辛亥革命·关于南北议和的清方档案》:“而旗民滋息日繁,国家财力不给。”

  • 基本含义
    指繁衍生息、繁荣昌盛。
  • 详细解释
    滋息是一个由两个词组成的成语,其中“滋”指生长、繁殖,“息”指停止、平息。这个成语的基本含义是指繁衍生息、繁荣昌盛。它通常用来形容生命力旺盛、繁荣发展的情况。
  • 使用场景
    滋息这个成语常用于描述事物的蓬勃发展、繁荣昌盛的情况。它可以用来形容国家经济的快速发展、人口的迅速增长、事业的蒸蒸日上等等。在日常生活中,滋息也可以用来形容人的精神状态的好转、身体健康的恢复等。
  • 故事起源
    滋息这个成语最早出现在《史记·秦始皇本纪》中,原文为“滋生之地”。后来,人们将其简化为“滋息”。这个成语的出处与秦始皇有关。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国家开始进入一个统一的时期,经济和文化得到了繁荣发展,所以人们用“滋生之地”来形容这个时期的繁荣景象。
  • 成语结构
    滋息是一个形容词短语,由两个汉字组成。
  • 例句
    1. 这个城市经济发展迅速,各种产业蓬勃滋息。2. 这家公司的业务越来越好,利润也在不断滋息。3. 教育事业的蓬勃发展,使得人才不断滋息。
  • 记忆技巧
    可以将“滋息”这个成语与繁荣昌盛的场景联系起来,想象一片绿色的田野上,各种植物生长茂盛,繁花似锦,代表着滋息的意义。
  • 延伸学习
    可以进一步学习与滋息相关的成语,如“蓬勃发展”、“蒸蒸日上”等,以扩大对繁荣昌盛的表达能力。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幼儿园学生:春天来了,花草树木都滋息了。2. 小学生:我家的花园里有很多花,每天都在滋息。3. 初中生:这个城市的经济发展迅速,各种产业都在滋息。4. 高中生:随着科技的进步,信息产业蓬勃滋息。5. 大学生:这个国家的文化事业蒸蒸日上,各种艺术形式都在滋息。